关灯
护眼
字体:

丧夫后的滋润日子(364)

小凤哥连忙说不是,是他不够小心,才会差点着了道。

但小凤哥说的确实不错,那样好的本子,倾注了顾野和文大老爷许多心血的,只唱了那么几场,实在可惜。

而且顾茵觉得他是天生有观众缘的人,受限于年龄,他前头唱不了花旦正旦,都是一些配角。

但就是不怎么讨巧的配角,经过他演绎,都十分讨喜。

那俏花旦十八九岁,顶好的年纪,嗓音不比他差,演的还都是绝对的女主,却根本压不住他,就是没他有观众缘。

观众缘这种东西玄而又玄,现代科学都解释不了,只能说小凤哥天生是吃台前饭的人。

顾茵冥思苦想几日,没想到四五楼的用处,听他说了一番话,反而多了想法。

“你眼下不能登台,不若就先做些别的。小野说的不错,我眼下正是要用人的时候。”

小凤哥又要推拒,顾茵就解释道:“我不是让你做工,而是让你表演别的。你的嗓子只是不能唱戏,日常说话却是不受影响的。咱们就不唱了,改念的,做话剧。这个要是演好了,一样能很卖座。”

小凤哥当然不知道什么话剧,但话说到这里,他要是还往后缩就说不过去了,就点头道:“只要能解决生计,但凭夫人驱策。”

顾茵就放他回去休息,顺带问问他戏班子其他人愿不愿意和他转做话剧。

决定好这个之后,顾茵就去画了图纸。

食为天最顶层的五楼,被规划成了表演话剧的地方,就仿着戏台的样式。

但因为五楼要隔出一部分作后台用,所以售票处就不能设在同层了。

顾茵就把售票处设在四楼——四楼还放了个前头闲置的大吧台呢。

大吧台售票的同时,还能卖爆米花和饮料,同层其他地方也不闲置,隔成一个个窗口,做各种好吃好拿的小吃。

这样等候场次的时候,也可以在这里消磨时间。

图纸画完,顾茵就把它交到了周掌柜手里,由他去负责联系人手开工。

最难的一部分,当然就是从传统戏曲跨到话剧上了。

首先是剧本创作,顾茵先请文大老爷到了食为天。

文大老爷帮着润色《亲缘记》没要银钱,纯粹是为了兴趣和喜欢食为天的吃食。

后头顾野没给文大老爷塞钱,但给了他一个超级贵宾的身份,在他账面上弄了五百两的额度,文大老爷和文大太太过来消费都不用掏钱,直接从账上划。

文大老爷来了之后听说顾茵要把戏本改成剧本,他没有不耐烦,反而觉得十分有兴趣。

同样是写故事,戏文其实是比较晦涩难懂的。

要想懂得戏曲的妙处,那得有一定的文学功底。

在这个普遍白丁的时代,很多人听戏就是听个热闹,其实并不能听懂。

就比如顾茵自己,到现在了,她还是不会听戏,纯粹是外行看热闹。

但顾茵说的这个话剧的表演形式,采用的是通篇口语化的设定,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儿,只要能听懂人说话,就能看懂。

但剧本和戏本子完全是两回事,更像是话本子,但也有明显不同。即便是文大老爷这样才高八斗的有学之士,在没有参考的前提下,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还是极为困难的。

所以顾茵凭借着记忆,还原了一个十分经典的话剧剧本——《雷雨》,作为蓝本给文大老爷参考。

这真的是顾茵印象极为深刻的一部话剧,高中时代在课本上学过,后头学校举办校庆,老师让他们学生自己在课文的基础上写了剧本,排了一个课本剧表演。

当时顾茵因为模样周正,还被老师钦点演四凤那个角色。

那时候的顾茵家人俱全,正是无忧无虑的时刻,所以这是她青春记忆中极为轻快的一部分。

后头听说同城的话剧院上演这部话剧,她即便再忙,也会抽空去看上一场。

因此,她对这部话剧的剧本是极为熟悉的。

当然现在她是不能照着写的,还得稍加修改,把背景改成眼下这个时代才成。

写出来之后,文大老爷啧啧称赞道:“你这么一写,我就明白了。这是真有意思,把每个人该做什么,说什么,都写的极为细致,便是没什么经验的伶人,照着演都不会太过离谱。不过既有这样好的本子,不若就先演这个,这故事比殿下那《亲缘记》还曲折不少。”

文大老爷说的十分含蓄了,顾野的故事和《雷雨》这样的大作一比,自然不算什么。

顾茵立刻摇头道:“这个不成,这剧不是我写的,是别人的故事,将它写出来只是让您明白格式而已,咱们要演,当然还是演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