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宝贝儿(806)+番外

就听一旁英茧说明详情了,“父皇是最善识人的,每年都会从世家里找来这样大的半大小子,给亲自掌掌眼,看看哪个有潜质。”英茧叹口气,“父皇近年来老说他老了,看着这些青春年少只有羡慕的份儿……诶对了,今天来的有个小子前几天才出了大风头,听说桂丰劫案了么,就他一枪毙两命……喏,就他,叫顾未吧……”英茧还指给她看,子牛心跳的厉害!

正说着,听下头內侍喊,“太皇驾到!”

包括英茧也得守规矩,稍离开栏杆一步远,静立颔首。子牛站她身后,同样。

全场,楼上的,楼下的,一片静寂威严,只听得內侍再喊,“默毕。”英茧才再牵着子牛走向栏杆边,子牛往下看……

这是子牛第一眼面见她的老太皇——说“老”,绝非真老。哪有老人,这么远距离看着,依旧能视他目光矍铄,形容帅挺!

元帝赵鹤是个今后史书上能称为“大帝”之人。

元帝的厉害之处在于:

想想,再忙的平凡人都没有一个有作为的帝王忙,天下之土,天下之人,莫属王者。高山大河,草木风情,芸芸众生,哪一样不会入帝王的眼。所以眼界才是帝王的高度,不是每一个帝王都能够伏首吻大地,也不是每一个帝王都能仰天问星辰,而这大地与星空的距离,也不是每一个帝王都能细细丈量,更何况那些攀附与地如蝼蚁的渺小人群,又有多少帝王能够细心关注。

君视民若草芥,则如秋风扫落叶,管它自生自灭,我自帝王春秋梦也。但元帝似乎一直比较清醒,14岁亲政便盯上了权势最盛的玄帝亲臣令厦,16岁便干净利落地除了令厦集团,清算了多个垄断势力。

引用邱显先生书里对元帝一份上谕的文字记载: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马其时岂无边患?从前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唯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元帝是把老百姓记在心里的。

元帝为何会这样厉害?

世人可能更惊异于元帝的“早熟”,14岁时就已表现出了雄才大略,老谋深算的样子,而现在14岁的孩子们都还在干着什么呀,在教室里学习着、在父母面前撒娇着、在游戏厅里泡着、在朋友间争吵着……

有人也曾拿元帝来与始皇做过比较。始皇即位时13岁,当然那时他并不叫始皇,而叫做秦王。在他22岁加冕正式亲理朝政之前铲掉权盛冲天的吕不韦集团,其韬光养晦的能力与元帝异曲同工。

一个人怎可以如此旺盛的开拓精神?怎可以在有生之年干如此多事?

早慧也不一定不是其中的道理,当我们十三四岁还困囿于自己懵懂的小天地之时,元帝早就经历了帝王之家的风霜刀逼,世事如棋的变幻早就叫他小小年纪看透了人间百态。但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他并没有荼蘼颓废,而是沿着自己的意志顽强地走着,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年少建树。

所以环境再逼迫人早慧,一个人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博学明辩,带着大脑去人生旅行……

或许当今乃至后世有无数人在研究元帝,其人其事其筋骨其成败,但子牛真正了解他,自当还需很长一段时日,且,比任何人都更亲密更“剑走偏锋”深入其内心地去了解——伟大一帝,在他已走完“自身帝王路”后才遇到命中劫数,更不会对她有所保留。

“父皇,”英茧喊了一声,

本背手站在树荫下的元帝回头看上来,微笑抬起一手,十分洒脱,也宠溺,这是他最贴心的闺女了。

子牛早已往后站了一步,尽管英茧还牵着她,她也没露面。英茧回头看她笑,“迟早要见的,不怕。”

小子牛轻轻摇头。

第644章 4.59

皇家的丑事从来不缺。

后有说完全是英茧把子牛推到她父皇怀里,也不完全错。瞧,第一面,英茧可是没少在子牛跟前说她父皇的好话。

“我父皇博古通今,他亲手还翻译过大量图书,设计建筑学、医学、人体解剖学……”英茧掰着手指头讲,“他看似喜好理工,其实特别感性。我刚过三十那会儿,他跟我说,年轻时总会对某些事特别恐惧,对某些事情又特别渴望,很容易把某种东西神圣化,把想要的东西极端化。这是年轻人的特点。过三十了,你会突然发现,世界上没有太多东西让你恐惧,也没有特别好的东西,好得让你一定非要得到它不可。这时候,会对人的艰辛,对世界上的苦难有更深的理解;会对人的不自由、受到的限制有更深的体会;会体会到更多无奈……确实这样,我就是……”巴拉巴拉,既对子牛交心,又对自己父皇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