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海盗女王养成记(539)

作者: 傲娇内怂的小笼包 阅读记录

那动静委实不小,堪称气冲霄汉,连齐珩的帅帐都隐约听到动静,更别提附近执勤的秦军斥侯。但凡打旁边过的,无不捂紧耳朵、加快脚步,等着重装辔头的战马受到莫大的惊吓,歇斯底里地惨嚎起来。

活像一出嚎丧三重奏。

杨桢能把喋喋不休的老古董怼得哑口无言,却没应付过嚎丧的属国官员,尤其这官员已经两鬓斑白,当他爹都绰绰有余。他和齐珩交换了一个无可奈何的眼神,被这不按套路、不要脸面的领议政大人弄得束手无措,半晌,齐珩低低叹了口气:“……把人请进大帐吧。”

杨桢本想自己把柳云见敷衍走,奈何人家点名道姓要见靖安侯——也是把出两位侯爷的脉,知道齐珩性格端方,比飞扬跋扈的杨桢更好说话些,故意捡软柿子捏。

谁知柳云见一进帅帐,就见齐珩轻袍缓带地倚在靠枕上,脸色苍白、神色孱弱,连说话都透着有气无力的虚乏,显然“伤病复发”不是空穴来风的借口。

柳云见“咯噔”一下,心说“这靖安侯若真是旧伤发作,这一趟怕是不好说话”。

事实上,在齐珩昏迷期间,杨桢已经做好回师开城的准备。虽然他严令封锁消息,架不住三韩人长了眼睛,自己看得出来——秦军原地休整,分明是不打算继续进攻。

原本听说秦军进击碧蹄馆,三韩方面大喜过望,认为收复王都指日可待。三韩军甚至破天荒地高效一回,生拼硬凑了三万大军齐聚坡州,打算配合秦军大干一场。后方甚至有传言说,三韩国君已经为两位统帅立好生祠,只待收复王都就能开张。

不料秦军翻脸比翻书还快,前两天还气势如虹,不过打了一场败仗,就要退守开城,仿佛迎面而来的俩耳光,将三韩人的踌躇满志扇得烟消云散。

乍闻噩耗的柳云见带着一干三韩重臣连夜赶到坡州,这一回,连杨桢出面都不管用,非要找齐珩问个明白。杨桢实在没辙,又被三韩人嚎得青筋乱跳,在问过康于衍后,将人勉为其难地放进大帐。

“……不是退兵,只是暂时后撤,我军粮草未齐,此地又背靠临津江,不宜防守。唯今之计,只能尽量缩短补给线路、确保开城至平京防线才是重中之重。”

齐珩裹着大氅,大约是坐不住,身后垫着厚厚的软褥。杨桢沉着脸,将火盆拨旺,饶是如此,齐珩依然手指青白,不时缩进大氅里揉搓一番。

柳云见当然不信这套说辞,毕竟王都近在眼前,三韩君臣还指望天军一鼓作气收复失地,哪有裹足不前的道理?倘若秦军在这个节骨眼上后撤,鬼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卷土重来,光复河山难道也要跟着一拖再拖?

但他不敢跟齐珩争执,一来惹不起,二来齐珩脸色实在太难看,柳云见唯恐出气大了,将这位病西施似的靖安侯直接吼倒,压着声气、小心翼翼道:“下臣知道侯爷有难处,可我王室陵寝尚在倭寇手中,不夺回无以面对祖宗英灵。更何况,王都百姓都眼巴巴地盼着王师,您若这时退了,叫他们如何是好?”

齐珩没吭声,不是不想说话,而是嗓子不舒服,怕一开口就咳得停不住。只是稍一迁延,一个文官打扮的三韩人已经接口道:“正是如此!再者,为了配合天军行动,我朝已经集结数万大军,就等天将一声令下。如今您一声招呼也不打就要退守开城,他们怎么办?若是倭寇追尾进攻,导致开城至平京一线沦丧,又是谁的责任?”

齐珩被这帮只会支嘴的三韩官员吵得脑袋疼,冲杨桢使了个眼色。杨桢会意,冷笑道:“三韩军顶个屁用?说什么王都不过一万守军,老子在碧蹄馆遇到的几万倭寇怎么说?都是天上掉下来的?还有,老子分明让三韩军随后支援,结果呢?我军和倭寇杀得天昏地暗,你们在哪?我军寡不敌众、伤亡惨重之际,你们又在哪?除了马后炮,你们还有点别的能耐不!”

齐珩:“……”

靖安侯在“义正言辞地打断杨桢”和“假装没听见这货出言不逊”之间稍作犹豫,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

柳云见哑口无言,他也确实无话可说,因为情报有误是事实,没能及时提供军事支援也不假。更有甚者,本该负责接应的三韩将领眼看两边打起来了,直接带人撤回坡州大营,给上面的奏报则是白纸黑字的“案兵还阵”——对没有折损自家人手还挺沾沾自喜。

单就三韩军的表现而言,杨桢没直接拔刀砍人,已经是克制再克制的结果。

然而柳云见不甘心,王都近在咫尺,他不甘心就这样撤退,更不甘心将大好山河拱手让给倭寇。在他看来,秦军形势正是大好,倘若此时后撤,三韩复国遥遥无期不提,失地百姓也将继续遭受倭寇的蹂躏。

上一篇:螺壳的爱 下一篇:美人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