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万元户(82)

别人没怎么着,季老太却心疼坏了。让她不干工作吧,不可能。让她一个小女同志走山路来上班吧,更不现实,要不,让他们搬回家住?

这样渊明只用早晚各跑一趟,能轻松不少。

可人小两口在城里有房子,明摆着就是想关起门来过小日子,她也不是那种没眼色的婆婆,怎么办呢?

老两口是挺着急的,再听隔壁老婆子阴阳怪气说渊明老借六儿的自行车,每天车胎链条不知磨损多少,明摆着占他们六儿便宜,可把心气高的老太太气坏了。

她觉着,自个儿一定要给老大家添一辆自行车,不蒸馒头争口气!

可他们手里也没多少钱啊,现在还跟老二老三共用一口铁锅呢,吃饭也没个桌子,这都不影响她立军令状:“今年过年之前,我一定要给他们买辆自行车。”

季老头咂吧一口旱烟,“嗯。”

他心里比谁都愧疚,渊明在外这么多年,寄的津贴其实不少,可奈何家里这几个没出息,入不敷出,每年都用他的钱补贴家用……要不然,别说一辆自行车,就是三辆也能买得起。

当然,珍珍是不知道公婆的忧愁,最近公社要求每个生产队在农业学大寨运动时出一个节目,其他生产队都是老头老太们扭个秧歌,小年轻们唱个歌啥的,偏偏他们白水沟生产队把这任务压到小学来,让学校孩子出。

而富有艺术气息的钱校长,在尝试了他的艺术唱法后,表示孺子不可教,让她想办法出一个。

珍珍上辈子也没跳过舞,思来想去还真不知道出个啥好,既符合孩子的身份,又展现时代风貌和意识形态优越感,最关键还得浅显易懂,让老百姓和评委听得懂。

毕竟,公社革委会主任和一众常委都是泥腿子,太高深晦涩的不行。

那就诗朗诵吧!

珍珍闲来无事,自己创作了一首短诗《在希望的白水沟》,打算挑选普通话最好,感情最饱满的学生来做代表,简单的词句,长度适中的句子,再配上学生们的歌声,效果应该会不错。

但挑人就难死她了。

整个白水沟小学打了十几年游击,在她来之前谁也不知道普通话为何物,这才短短两个学期不到,要扭转他们的口音实在是太难了!

这不,林珍珍用整整一个上午,把一到五年级所有孩子的“普通话”筛了一遍,发现一个也挑不出来。不仅挑不出来吧,还差点被他们方言版的歌声给笑死,得嘞,歌声就让他们用方言唱。

中午饭珍珍是回白水沟跟公婆一起吃的,基本每天到家,饭菜就上桌了。今天也不例外,她到家的时候,隔壁的老二老三家,还没冒烟儿呢。

人心总是能换人心,半年前的她张不开口叫他们,可现在,一进门就是一声响亮的“妈,我爸呢?”

季老太乐得见牙不见眼,“下工了,去后头自留地,给你们刨点儿土豆,带城里吃去。”

虽然石兰省从来不缺土豆,可又大又圆还新鲜到滴水的大土豆,她可稀罕啦!煎煮蒸炸可甜可盐,粉的糯口,生的爽脆,反正无论怎么做,她都喜欢。

“我把你昨儿拎来那骨头给熬了,多喝点汤。”

“好嘞!”

珍珍刚端起碗,忽然发现不对劲,谁在看她?可她环顾一周,来狗猫蛋都还在村口玩儿,没到家呢。

不管了,香喷喷的骨头汤才是她的本命!

刚端起碗吧,那种被人盯着的感觉又来了。

老太太拐了拐她,小声道:“隔壁海洋和冰洋,造孽哟。”

这次,珍珍再抬头,就发现墙上骑着一高一矮两个小人儿,去年冬天还满身奶膘奶香奶香的季冰洋忽然就瘦成了小土豆,又黑又黄。

小土豆咧着嘴,口水流出三米长:“妈妈呜呜……”

季海洋轻轻打他一下,“傻瓜,这是大婶婶,不是妈妈。”

“对了妈,秦小凤没回来接孩子吗?”她还以为那天当着众多公安怼她,又下了套,她怎么说也该回来把孩子接去才对。

“害,别提了,两口子回来了,是她婆婆不让接走,说……”作为老人,同为婆婆,季老太有点说不下去,不就是为了儿子的补贴吗?

“孩子饿成这样,她下工却不回来,只在村口跟人摆闲话,造孽哟,大人再怎么着跟孩子有什么关系?她这么糟蹋孩子,就不怕遭报应吗?”老太太骂骂咧咧,又心疼孩子,又拿老婆子没办法,她说过几次公道话都被她“有本事你领自个儿家里养啊”给堵回来。

是啊,他们都还泥菩萨过河呢,哪有能力养别人家孩子?

“别管了,吃完睡个午觉。”老太太催珍珍,却见她盯着兄弟俩眼睛发亮,“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