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夜风与玫瑰(129)+番外

作者: 盐木枝 阅读记录

高考后,我将一些照片整理出来,收进古朴的相册——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是出于什么目的——现在想来,大概也是怀着同样的心态。

每一个与己关联的过往,都值得未来的自己铭记和怀念。

总之,这样的收藏癖好,我倒觉得是一件极其浪漫的事情。

——关于「浪漫」,我似乎也有一些别的想法。

有次我爸笑我,总追求浪漫、追求无用的漂亮情绪,再贴向无效美学。

当时的我被这话唬得一愣一愣,绞尽脑汁开始怀疑自己追求的东西究竟……是否值得眺望。

现在却又惊醒,这句话本身,分明就是个巨大悖论。

无效的美学也是美学,无用的情绪也是情绪。

既然被认定为「漂亮情绪」,那必然有与之相应的情绪价值——如此,就不会真的与「无用」挂钩。

毕竟情绪价值,可是一种无比珍贵的东西。

所以,我想,那些话真的是一种对「浪漫」无意识的偏见吧。

我便又突然想再提起,你夹在那笔记本里的卡片——「在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里,能与你共享同一颗星球与同一段时光,是我的荣幸。」

这段话大概也是终极浪漫的一个体现。

第60章 番外下

见字如晤。

高中的时候,我记得你有提出这样的问题:

「单纯的依赖,或者说被某些有趣的特质吸引,这样是否可以形成情感,又是否可以构成爱情」。

然后再写下:友情、亲情、爱情。不管是哪一种情感,其本质都是「爱」;那么对这些情感的向往,究其本质,是不是也是对「被爱」的向往?

当时说这篇文章缺少实例,便不像一篇竞赛作文;尔后思索,如此理论,确实难有例子。

现在我却以为,有一种说法大抵可用来对应:「所有行为的目的本身,是为了成为使自己欢愉的存在。」

这之间的「行为」当然包括「爱」与「被爱」。

丁老师,你觉得人这一生,到底有没有什么可以称得上是终极目标的东西呢?

每个人的回答必定大不相同,我却更愿意把目光聚集到「情绪价值」上;而「正向的情绪价值」,通俗些来讲,就是「获取使自己欢愉的存在对象」。

固然,此外也有很多别的规范因素,诸如责任感、同理心、社会功能作用。

但既然此处更着重于「爱情」层面上的「终极目标」,这些便不再作赘述。

就比如「爱情」这件事情,或者诸如此类的亲密关系。

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如果在这段关系里感受到了不自在,便请及时抽身」。我却突然想着——这么说会不会有点过分地偏向于利己主义了?

似乎总显出些许不负责任的触感。

咳,言归正传,唠回我们严肃的学术讨论。

罗伯特·斯腾伯格说:「心理亲近、生理热情、持久意愿组成爱情。」

三者若有缺,则会形成单纯的冲动、愚蠢、空爱,或者柏拉图式恋爱。

当然,这也只是茫茫定义之中的一员,虽广为人认可。

心理、生理,与「想与对方过一辈子」的恒定念头,似乎确实构成了很多爱情故事的缘起缘灭。只是这其中,又是否透露出过分的格式化,这大概也是一个小小问题。

偷懒一下,这个问题留给你,如果你有兴趣思考的话。

其实有时候想起高中时期那些零碎随笔,我也常常会询问自己,我以为的「爱情」,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好像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曾有人和我说,从一个人的「爱情」寄托上,可以看出那个人缺乏的情绪因素。

比如自小缺乏关爱的大抵会爱上给予自己深切关怀的人,自小缺乏肯定的大抵会爱上给予自己价值肯定的人。

但从这个层面而言,爱情的「可替代性」是显而易见的;这也导致了其大概率上无法长久的特质。

就好像「我会永远爱你」中的「永远」,不是时间限定,反倒像一个程度副词。

这其中,大概也包含了人们爱将鲜花比喻爱情的原因?美丽、娇嫩,却总快速颓败。

但我以为,这份对「爱情」的定义,大概还是不算太确切。

「你」缺乏价值认同,于是与一个「给予了你价值感的人」相爱——怎么样,丁老师,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问题?——这段故事中,「他」更像是一位给予「你」成长价值的工具人;「他」的存在,仅仅是一趟不动声色的漂亮过场。

——这真是的「爱情」吗?难道不是心灵上索取自我的心理需求?在这个定义上,「爱情」本身是否真的存在意义?

上一篇:事事皆如心 下一篇:夫人她有九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