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琅嬛韶光(44)

作者: 林海潮 阅读记录

锦秋涂好了骐山的阴影,又调颜色来晕染晚霞,若骐山是个笨拙的汉子,那夕阳便是红透了脸的少女,锦秋画好后,总觉得差点意思,周逸川看了看,轻轻握住锦秋拿笔的手,点了几只大雁的影子上去。

锦秋脸一红,看这幅简单的山间落日图,竟觉得画中都是缱绻意味,只一瞬,锦秋呼吸就乱了。

慌忙抽出手,扶了扶耳上的金累丝镶红宝石蝶恋海棠耳坠,强作镇定道:“果然生动了不少,你再题句诗吧。”

周逸川仿若没看到她的异常,依言提了两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锦秋看了看,是李易安的词,随口接道:“人在何处?”

周逸川笑了笑,在心里回答她:“人在心上。”这四个字在心上荡起了一圈圈的涟漪。

时候不早了,二人要赶在关城门之前回到安清,船靠岸后,仍由周逸川驾车返程。

王东悄悄跟上,很想说些紫金县那边的事,但最近总没机会。这又接了个开凿荷花池的任务,王东最近有点脱发。

锦秋回到家已是戌时过半,纪飞辛都独自写了几十张大字了也没等到她,已沐浴就寝了,倒是表姨的房里还亮着灯,锦秋便端了一盘裹馅福字雪花糕,一盘玫瑰凉糕到表姨处坐坐。

表姨沏了一壶参茶,听她讲游湖的乐趣。

小姑娘就是这样啊,有点话总是藏不住的,小小年纪就没了娘,也不知向谁去撒娇,怪可怜见的,微笑着一言不发地听她絮叨。

锦秋也不知道已经这么晚了为什么毫无睡意,反而兴奋得就想说话,表姨伸手用手帕帮她擦去嘴角的糕点屑时,锦秋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有点聒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表姨适时开口道:“在我们家乡,解了冻最是热闹时候,溪边的柳树发芽抽丝,山间的桃花像锦缎似的,大片大片的粉,男人们赶着牛到田里犁地,女人们带着小孩子到山上割猪草,大点的孩子们撵着鸭子在溪水里乱跑,有时还能摸点田鸡田螺,便是一顿荤腥。”

锦秋用手帕擦了擦手道:“这便是人间烟火啊,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我爹打了半辈子的仗,值了。”

表姨笑笑没说话,人间烟火?五更天便要起身下田,日落方才归家,两张冷饼子就是一顿午饭,晚间腰酸背痛,烈日烤的几乎脱层皮,一年到头也不过赚上三十几两银子,不止要供来年一家人嚼用,还要买种子用,总之,这样的日子,只有锦秋这样的富贵小姐才会觉得有趣,反正她是过够了。

不过锦秋有个地方不解,女人割猪草?难道不是纺织的收益更高吗?

故而问道:“昔日初为妇,当君贫贱时。昼夜常纺织,不得事蛾眉。辛勤积黄金,济君寒与饥。洛阳买大宅,邯郸买侍儿。为何妇人不织布呢?不是比养猪更轻松也更有赚头吗?”

表姨笑道:“养猪可是家家都会,但织布却鲜少有人会了。唉~为人莫作女,作女实难为。”

锦秋恍然大悟,她自己就不会织布,不过……她忽然有个大胆的想法,是否可以办个女学堂?教授一些谋生的技艺,商鞅为了保障粮食产量,提出“重农”,此后历朝都沿用了这一方针,锦秋也不占用农用劳动力,只是把妇人们集中起来,想来不会违背朝廷的管理方向,只不过这事,她办不成,她初来乍到,没有资源人脉,不过这个总可以解决,重要的是,她在安清没有号召力,办学起码要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坐镇。

天色不早,锦秋辞别了表姨,回到房间开始思考起开办女学堂的事来。

这边锦秋一派岁月静好,那边蔻卿正在织一张大网。

蔻卿在方家后宅掌家虽只有六年多,但学到的东西可是足以受用终生,她一边帮衬柱儿稳住了豆腐生意,另一边和柱儿的娘搭上了话。

柱儿的娘竟然有孕了,乍听棘手,但细一思量,却很是要感谢造化弄人。

蔻卿对方家老太太和方云昭的恨意是闺阁少女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的。

翻新

翌日锦秋起晚了,起身时,一家子都在练武,场面颇为壮观,锦秋穿好衣服,喊倚云来篦头发,盘了一个利落的圆髻,又插了两柄小小的玉梳扎稳,扎了袖口裤脚,也拿了剑热身,倚云与和露忙着去打水烧茶,预备等锦秋练完剑好及时伺候。

倒是周逸川,他进不得内宅,便留下来看锦秋舞剑,动作矫健流畅,飘逸而又带着杀气。周逸川看得呼吸都快了几分,光是看着,都觉得身处在一场生死厮杀中。

锦秋收了剑,周逸川还久久回不过神。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上一篇:最后的最后 下一篇:林先生家的小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