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琅嬛韶光(26)

作者: 林海潮 阅读记录

虽然没见到主子赞赏的表情,王东也不气馁,继续禀道:“小的已查明,小和露真是心思单纯,她娘亲可没有她说的这么好,据街坊邻居说,那恶婆娘从来就偏疼儿子,对这女儿是一眼不愿多看,连打骂都嫌费力气,上次家中走水后,大家才知道,原来她竟是男人的外室,大太太容不下她,留了小儿子,把这母女赶出来了,大家族的主母想整治个孤儿寡母简直再容易不过,那婆娘看势头不对,扔下和露,换了个地方,又傍上了个富家公子,仍是做人外室,二十三四岁的年纪,海棠般娇艳又勾人,又够心狠手辣,颇有手段,现下的日子更是滋润,……”

周逸川清咳了两声,示意王东停下,仆人还以为耗油仔鸡不合口味,示意外面的丫鬟端了陈皮金橘茶来。

周逸川无可无不可地喝了茶,虽然他并不想喝茶,上位者的痛苦在于,有时候随意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被解读出许多含义,所以他宁愿跑出来清净,想想龙椅上那位,奴仆成群,美婢环绕,十几二十万奴仆伺候,可曾有半点自由,连想说的想做的,都不敢自由表现出来。

这样一想,宽慰多了,又喝了一杯茶,虽然以后可能日日都会看见这茶了,但是管他呢,反正喝与不喝也没什么所谓。

叫人包了两块茶饼,去铺子里上工了。

想到纪小姐昨日的问题,周逸川忍不住想:《通鉴》有什么好看,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司马光的诗明明写得更好。

这日无事,一时也没顾客上门,周逸川索性叫来和露试探一番:“和露,听闻你如今拜了师父,正式开始读书习字了?”

和露郑重点头,虽然她不过六七岁的年纪,但自小多思多虑,较同龄人要稳重聪颖得多,这对锦秋来讲是好事,但在周逸川眼里就有古怪了,继续问道:“可学了些什么呢?”

和露最近在认字,她的劲头很足,仿佛泥鳅钻泥沼一般,拼命的汲取知识,听到考校,十分认真回答:“和露学了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师父说,初就是开始,善就是擅长,比如多谋善断,就是擅长做决断,故而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一个人刚刚出生的时候,是什么都通晓的,所以和露只要想做,就一定会做好的。”

周逸川听的目瞪口呆,虽常自负博览群书,却从未听说“人之初,性本善”是这样的意思,忍不住开口赞道:“果然是人外有人啊!”

锦秋不敢笑出声来,忍得整个人都颤抖起来,听到周逸川认真的回应,终于忍不住大笑出来,问周逸川道:“小川,你说我是不是错了?”

周逸川旁观者清,纪将军教,和露学,都是为了锦秋开心,锦秋开心了,他俩也就开心了,至于教得如何,学得如何,不重要。但这就是他们之间的相处之道——隐瞒,猜忌,欺骗,演戏。

皇宫里,王府里,每天都在上演着这些东西,但周逸川是第一次发现,这些隐瞒与欺骗竟然也可以带来幸福,甚至是爱,幸福是什么?爱是什么?他说不清,但朦朦胧胧中似乎能感觉到了。

他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顺口答道:“内有贤父,外有严师,是福气!”

锦秋见他突然就沉了脸,猜测他是想到了自己的身世,内无父兄,外无师友,在他眼里,三字经怎解又有何关系,这份温情便是世间难得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锦秋其实已经把小川当作了家人,他细心周到,学识渊博,见解独到,又兼清俊雅致,若不是年幼失怙,也许安清县少女的春闺梦里人就不是段南星了。

锦秋正想宽慰他几句,忽然听外面说书停下了,人群吵吵嚷嚷,似乎是出了什么事,二人对视一眼,留下和露看着铺子,出来察看,听人说原来是蔻卿的婆母来了。

锦秋暗忖,买卖不成仁义在,就算她儿子死了,但还有亭儿这个孙女嘛,婆媳两人终归是一家人,何故闹得要引人围观?

小川挤开一条路,将锦秋让了进去,这才看清,一位衣着华贵的老夫人,带着十来个孔武有力的婆子,并两个家丁,将酒楼门前团团围住了,那架势,比县太爷还威武几分。

锦秋第一次见婆媳之间相处,以往也在书里见过,婆婆刁难儿媳,比如白居易的名篇《井底引银瓶》。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再比如《孔雀东南飞》。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上一篇:最后的最后 下一篇:林先生家的小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