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回农庄(4)

作者: 一叶苇 阅读记录

不过黎下也明白,当今这个时代,想当个足不出户的农民不现实,姥姥姥爷的想法是对的,所以高考时,他放弃了心仪已久的九商农大,报了首都的军校。

现在,他已经完成了姥姥姥爷的心愿,可以过自己向往的生活了。

舅舅和舅妈其实很喜欢黎下在身边,但又和姥姥姥爷一样,认为梨花坳和大祭岭的生活对年轻人来说太沉闷了些,所以没有明确地表达过对黎下未来发展的态度,现在听到黎下这么说,舅舅和舅妈交换了一个欢喜的眼神。

舅舅说:“你要是真不喜欢外面的生活,那就回来吧,我和你舅妈这些年也存了些钱,你哥和小忱一时半会儿都用不着,你要是开农庄,就拿去用。”

黎下点头:“需要时我跟你们说。”

舅舅看了眼手机:“这会儿没什么事,钥匙给你,你去看看太姥姥那里吧,你妈七月份回来时,和你姥姥在那儿住过几天。”

“好。”黎下站起来,“我正好想找一下修贤哥。”

--------------------

作者有话要说:

圈在水泥房里这么多天,快出毛病了,手动个桃花源拯救一下自己,喜欢的请给个收藏,谢谢!

第2章 大祭岭

太姥姥家是南街39号,和舅舅的院子之间隔着五家,太姥姥太姥爷去世后,这里大部分时间都空着,所以黎下刚才没想着要过来。

梨花坳一共十几口人,还没外面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人多,当然没有学校。

黎下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在大祭岭上的,太姥姥、太舅爷家也都是这里的,舅舅舅妈在这里开店,他天天在这几个地方来回跑,全村人都认识他,所以,他今天是一路打着招呼到的南街39号。

大祭岭各家的宅院都宽敞、坚固且漂亮,可能缺点现代感,格调却相当高,而这些,是大祭岭人的祖先千百年以前所修建,一代代传下来的。

以华厦国中古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一般人家建不起这样的家园,大祭岭之所以能,是因为在过去几个实行科举制度的朝代,大祭岭出了众多的举人,平均下来,一家两个还有富余。

举人虽然大多做不了官,但在当地都能得到一份不错的职业,且不必缴税,依附在举人名下的人家也能免除各种税务,大祭岭人千百年来互相扶持帮衬,节省下来的财富修建各自的家园和村中公共设施,便有了今日的景象。

黎下的太姥姥家,就是中举人数拉高了平均值之后还有富余名额的几户人家之一。

大祭岭的这个历史,听起来好像很牛,实际上却是除了牛,还有点好笑,有点悲伤。

因为出了这么多的举人,无数个秀才,大祭岭却从未有过一个进士,举人,是大祭岭人坚不可摧的天花板。

但对于现在的大祭岭年轻人而言,祖宗们取得这样的战绩已经非常不错了,尤其是长大后外出,见多了别人家的祖宗留下的那些家产,他们对自家祖宗就更满意了。

就像此时的黎下。

他推开厚重的实木大门,走进古朴宽敞的两进老宅院,伫立在空旷的院子中央,怀念和感激在胸中翻涌。

大祭岭人的习惯,前院都不住人,东西两所房子,一所是牲口房,喂养牲口、放置马车和草料;一所杂物房,放置农具、杂物和柴草。

现在,已经没几家养牲口了,大部分牲口房都成了杂物房,放自行车和小电驴。

太姥姥家没人,也就没有自行车、小电驴,牲口房空空荡荡,只有树冠覆盖了大半个牲口房的黑槐树上,一只斑鸠傻乎乎的,看到人进来也不害怕,继续对着一串槐米叨叨叨。

“倏~~”黎下对着斑鸠吹了声口哨。

斑鸠看了看他,继续叨。

黎下拍拍杉下的头:“瞧瞧,人一只鸟,比你胆子还大。”

杉下不理会无聊的人类,跑过去看水井。

水井,地窖和茅厕也在前院,水井通常在牲口房旁边,因为大牲口每天要喝很多水,水井近些打水方便,牲口房也要经常洗刷保持清洁,这样牲口才不会生病。

水井上面有小巧的四角形青瓦亭,雨雪天打水不会被淋湿,下面起半米左右高的石台,防止脏东西滚落进去。

黎下跳上井台,扶着辘轳往井里看,黑黝黝的井筒,小小的水面翻着神秘的光。

杉下:“汪?”

黎下说:“不但能喝,还很甜,要不要尝尝?”

杉下摇着尾巴跳开。

梨花河的水很干净,饮用没问题,大祭岭人却更喜欢用自家的井水,黎下跟着太姥姥也学会了。

地窖在杂物房旁边,红薯和土豆都是怕冷又怕热的属性,只有在温度相对恒定的地窖才能长时间存放。

上一篇:我来到你的城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