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回农庄(2)

作者: 一叶苇 阅读记录

车子在靠近街道尽头,一个大门边刻着“南街叁拾叁號”的院子前停下。

“到站。”黎下拎着钥匙下了车。

现在这个点,是舅舅和舅妈的休息时间,他们会回来喝杯茶,躺一个小时左右再去店里。

杉下把车窗关好,打开门跳下来,好奇地打量四周。

西邻居家的门口坐着几个中老年妇人,她们照看着两个婴儿车,说说笑笑地在择菜。

黎下打招呼:“石头奶奶,玉书姑,你们没事了啊?”

几位妇人纷纷笑着回应,体型富态的石头奶奶亲热地问他:“花迷?你咋这时候回来了?”

黎下拍了下杉下的头,示意它跟着自己走:“退伍了,自由了嘛。”

另一位老奶奶惊讶:“退伍了?哎呀,怎么会退伍,你干得那么好,不该在军队干一辈子吗?”

几个人都满脸好奇地看着黎下,等他回答。

年轻人大多都进城了,留在村里的老人虽然安逸,却也无聊,难得有点新鲜事,好奇很正常。

黎下说:“现在没有战争,服役几年就可以了,不用当一辈子兵。”

被黎下喊做玉书姑的中年女子点头:“也是,那,安置到哪儿上班了?”

黎下的军衔,按华厦国的有关政策,退伍后可以进入不错的政府单位。

黎下说:“还没决定呢,好了告诉大伙。”

“行。”石头奶奶说,“那你去店里吧,今儿不知道咋了,村里来了好些个外面的人,你舅舅舅妈刚回来没几分钟,就让人叫回去了,估计这会儿正忙呢。”

“哦,好,我先进去把东西放一下。

舅舅家的大门没有挂锁,黎下进了院子,牲口房和井房上蹦跳的麻雀听到动静,“轰”的一声飞走了。

二门没关,黎下一进来就看到,三所房子的门都锁着,乌桕树下的石桌上放着茶具,走过去摸了摸,茶壶还热着。

他看了一圈,招呼杉下:“屋进不去,咱去店里。”

舅舅的小吃店在北街,他们俩现在得折回去半条街,有点远。

在大祭岭,大部分邻居之间的院落都不是紧挨着的,两户之间会有一些空地,空地上通常都是些自然生长的树木,很多人家也会种点漂亮又实用的花,不开车的话,人在三条街道之间穿行很方便。

黎下和杉下穿过南街33号和32号之间的小花园向北,再穿过中街四户人家之间的小花园,来到北街。

北街其实是大祭岭的CBD,因为北街没有住家户,街道的两头是宽阔的树林和花园,只有对着十字路口的那一块有一大片建筑,祠堂、学校、村公所、诊所、超市、修车铺,还有黎家舅舅的小吃店,都在这一块。

小吃店在大祭岭中学西边,黎下一进北街就看到了,小店前老橿树和黑槐树下摆的几张桌子坐得满满当当。

离小吃店还有几十米,在一片盛开的野菊花旁,黎下拍拍杉下的头:“那些顾客都是自驾游的城里人,城里不能养大狗,你过去会吓着他们,去花园里玩会儿,我进去给你弄饭。”

杉下轻轻“呜呜”了两声,表示明白。

大祭岭的村民院落没有倒座房,全都是带盖檐的青砖墙中间积一个宽大的双坡式门楼,但祠堂和当年的村塾这两座公用建筑都有非常考究的倒座房,后来村里需要增加公用建筑时,村里的老人们要求,不管是材料还是建筑风格,都必须沿袭祠堂和村塾的形式,不然太乱。

舅舅的小吃店和村里的诊所都不大,所以合用一个院子的倒座房,大门东边两间是诊所,西边两间是小吃店。

超市和修车铺也是同样的情况。

不过,小吃店的厅堂利用率很低,因为大祭岭的环境好,除了冬天特别冷的时候,客人们都喜欢在外面进餐,说是敞亮。

今天这些游客也一样。

黎下进店后,没看到一个顾客。

他推开操作间的门:“舅舅舅妈。”

正往砂锅里下鹌鹑蛋的男人和端着托盘的女人吓了一跳,同时说:“花迷?你怎么回来了?”

黎下随随便便挽着袖子说:“想你们就回来了呗。”

舅舅把几个灶都关了,过来把黎下拉到窗户边,仔细地观察他的脸:“花迷,你,不是出啥事了吧?”

黎下当兵十一年,除了黎渠结婚和太姥姥太姥爷去世那两年,其他九年都是赶在春节回来休假。

黎下无奈地说:“没有舅舅,我好着呢,把客人都打发住了我慢慢跟你们说。”

他说着就去接舅妈手里的托盘:“几号桌的?”

舅妈转身躲开他:“哎你刚回来,去歇着……,好吧好吧,你去送。”

看到黎下的表情,舅妈知道说了也没用,干脆改了嘴,“凉面是六号桌上穿大红冲锋衣那对母女的,凉皮和擀面皮是四号桌那三个广场舞大妈的。”

上一篇:我来到你的城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