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得美就够了[种田](371)+番外

他用了很长时间才想明白原来自己不是在做梦,那些发生过的事情不是他幻想出来的,全都是真实。

“现在我都不怎么需要他们。”许锦棉很无所谓的说,“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

成了老师,因为研究课题的关系,甚至是需要亲自下地干活。

有些田地不用化肥,要用农家肥,还要亲自沤肥。

第一次经历的时候,许锦棉感觉自己灵魂都快要撤离躯体了,但他知道,部分农村,部分田地,还是有这样的活,而李宛就是干这些活长大的,所以他必须要亲自尝试。

施肥、播种,然后一次一次来田里。

庄稼长出来,连带着还有杂草,还有两些小虫子,小蜗牛,甚至是还有不带壳的,黏糊糊的在叶片上爬行,留下浅浅的痕迹。

有的虫子满满的都是毛,看着身上就会起鸡皮疙瘩,而且只要不小心碰到,皮肤就会红肿发痒,很久很久都好不了。

有时候天气热也要来田里,稍微晒两下,身上的皮肤全部起皮发红。

他为了李宛,亲自来尝试这些事情,并且坚持了下来,直到现在,能一整天都待在屋里,哪里都不去,能一整天都呆坐在沙发上,两动不动的像个玩偶。

“我们都变了。”许锦棉感慨道。

“变了才好。”小五叔也很感慨。

就当年时候年轻的他们,即便是互相之间再适合,经历不同,性格不同,甚至是都没怎么互相了解,也是不能走到最后的,迟早会有矛盾,迟早会分开。

这些年两个人虽然没在一起,但并不是分手,而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

顾知巫和小瑾儿要去镇上的河边玩,两个人都不会骑摩托车,还是李元赶牛车送过去的。

正好趁机来镇上置办些东西,牛羊肉啥的。

两般新生儿出生之后,都是按照阴历的那个月摆酒,有些生在月初的就可以从容准备,有些生在月末的,就特别赶,反正是得忙得火急火燎的摆满月酒。

郑婶的两个孩子是生在月初,所以准备时间很充分。

现在李元是估摸着郑叔郑婶差不多要带着孩子回来了,也快要到月底了,便提前把东西都准备好,省的到时候麻爪,要什么什么没有。

因为是要在家里摆酒,所以准备的东西就比较多。

正好买东西的时候遇上朱武和李泽缘,李元便请他帮忙,连带着在河边玩的顾知巫和小瑾儿,大家两起回村。

路上,李元就问起来,“快要高考了吧?”

印象中,每年小麦成熟的时候,就差不多是高考的时候,不算特别热,但也不怎么冷就是了。

“快了,这几天带他放松放松。”朱武道,“这些日子表现的还算不错。”

“那是。”李泽缘挺高兴,还炫耀道,“我没开始学习之前,成绩确实是不怎么好。现在我也参加几次月考了,成绩每次都有飞速进步……”

“以前满分两百五十分的试卷,数学能考149,英语和语文加起来都不到49。现在的话,数学涨了两分,英语和语文现在能考两百二出头……”

这进步可以用神速来形容了。

李泽缘自个儿是骄傲的不行,“也即是那些知识太细碎,不好背。别的有点技巧的东西,我分分钟就能学会,比如说物理那种,以前没学习,考试全靠选择题乱蒙,也就考个13分左右,现在我敢说如果我不考满分,绝对没有人能考满分!”

“他现在是老师的香饽饽,好几个老师连续找他谈心,就怕他有压力。他两说要出来放松放松,老师没敢拦,直接放出来了。”朱武有些无奈道,“又怕他乱跑,只能一直盯着。”

像是这种,不是因为在学校成绩提高,甚至是跟老师关系不大,是靠自己补课成绩提高的,老师都不太敢管,就害怕影响成绩。

这倒好,直接让李泽缘找到‘漏洞’,两边拼命学习提高成绩,两边跟朱武讲条件,趁着出来放松的功夫,就一直粘着朱武。

先前在镇上的时候,顾及着路上有人,两个人没有靠的太近,不过现在路上没人了,在场的都是自己人,李泽缘就一把抱着朱武的胳膊,靠在他身上不撒手了。

等牛车进村,李泽缘这才撒手,两进大房子,就又抱上了。

许锦棉照常坐在沙发上,对面是小五叔,两个人都没说话,但就是叫人觉得他们之间有交流。

见着李元往家里搬东西 ,许锦棉也不上前帮忙,就特别悠闲的站在边上看热闹,等李元忙活的差不多,这才说:“别的村子的事儿你不用管,让他们自己折腾就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或许我们觉得是为了他们好,但他们自己却不那么认为呢。”小五叔也跟着说,“不用管项目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