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胡善祥(181)

这个法子在太宗皇帝病死榆木川时用过了,就是打个时间差。

招不怕老,好用就行。

朱瞻壑当即奋笔疾书,三人联手,将汉王玩弄于股掌之上。

六月初三,太子朱瞻基回到北京,从长安右门下马,一路步行进宫。

与此同时,汉王在焦急等待埋伏刺客们的好消息,左等右等等不到,等到六月十二日,朱瞻基已经顺利登基了。

第99章 封后 朱瞻基登基为帝,年号宣德。……

朱瞻基登基为帝,年号宣德。

妻凭夫贵,很快就是胡善祥的封后大典。

其实从前三天就开始了,帝后需提前斋戒三天,以表示诚心,朱瞻基派大臣去祭告天地、宗庙、社稷。

按照礼仪,朱瞻基还亲自告祀仁宗(就是洪熙帝的庙号)皇帝。父亲是如何死的,朱瞻基心知肚明,这一切都要被仁宗带进棺材里去。

很奇怪,父亲活着的时候,朱瞻基多是不满、恐惧、甚至愤怒,现在父亲去世了,他心中却是悲凉,脑子全是以前父亲待他好的时候的片段。

明明以前父子感情那么好,虽然总是分隔南北,他在北京监国,父亲在南京监国,可是心是连在一起的,共同对抗汉王。

怎么当了皇帝就……

朱瞻基在父亲灵前暗暗发誓,绝对不要成为第二个父皇。

胡善祥戴着九龙四凤冠,穿着袆衣,先在坤宁宫接受了册封,得到大明祖传皇后印——“厚载之记”。

之后,胡善祥去了奉天殿,坐在凤椅上,和朱瞻基一起接受了文武百官朝贺。

这还没完,正式册封后的次日一早,胡善祥又要戴着沉重的九龙四凤冠,穿着厚重的袆衣,乘坐重翟车,去宗庙行谒庙礼。

盛夏六月天,且不说头冠了,身上的袆衣足足有十几层,胡善祥给祖宗们三上香,行拜礼,反复两次,身上的汗水起码湿透了好几层衣服。

礼仪依然没完,胡善祥乘坐重翟车回宫,朱瞻基穿着大红皮弁服升座,胡善祥要给他行八拜谢恩礼。

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纵使胡善祥身为是皇后,已经君了,但在皇帝面前,她是臣,这种繁琐的仪式,就是“立规矩”,表示皇后必须服从皇帝。

行完八拜礼之后,还有最后的仪式。

朱瞻基去钦安殿大宴宾客(按照规矩应该去谨身殿,但是三大殿已经烧毁,所以换地方了)

胡善祥回到坤宁宫,接受公主,嫔妃,命妇等等朝贺,这才可以去换衣服,穿着稍轻便的燕居冠服升座,设宴款待庆贺诸人。

众嫔妃就属生了二公主的孙贵妃地位最高,她穿着礼服跪下给胡善祥行礼,“兹遇皇后殿下受册宝,正位中宫,妾等不胜欢庆,谨恭贺(注1)。”

两边宴会都结束,封后大典礼成。

胡善祥累瘫了,泡在澡盆里就要睡过去。

朱瞻基来了,把她从盆里捞出来,“小心风寒,到床上睡去。”

两人躺在床上,胡善祥闭着眼睛,问:“当皇上是什么感觉?”

“这一切来的太快了,就跟做梦似,我还没咂摸出味道来。”朱瞻基问她,“你呢?当皇后是什么感觉。”

我不想当皇后,我要自由了。胡善祥心中如此想着,薄被下的手却违背了意识,摸索着握住朱瞻基的手。

可是我舍不得你,还有我们的女儿。如果你不出身天家,如果……

胡善祥说道:“我在想,如果你不是皇帝,我也不是皇后,我们只是一对平凡的夫妻,应该就是另一种活法了。”

朱瞻基说道:“瞎想什么呢,有些事情我们永远也无法改变,比如出身。再说了,如果我不出身天家,你我怎会有缘相聚?”

朱瞻基回握她的手,“此生遇你,三生有幸。这就是姻缘,将我们绑在一起,永不分离。”

胡善祥听了,心下难过,把手挣脱了,“好热啊。”

朱瞻基笑道:“是你先动手的,怎么先撩者告状。”那只手不老实起来。

胡善祥翻身朝着里头,言语含糊,“今天累死了,快睡吧。”

朱瞻基只得收回手。

朱瞻基登基之后,大体延续了仁宗皇帝休养生息的国策,有些政见不同的地方,迫于孝道,不好一上台就直接推翻父亲的决定,就采用迂回政策。

比如航海,仁宗皇帝停止制造下西洋的大宝船,朱瞻基恢复拨款,并下密旨要镇守南京的太监郑和开始筹备航海。

比如迁都,朱瞻基依然保持了北京“行在”的印章,没有明说不迁了,也没有明说要迁。

但是,所有关于迁都的行动都暂停了,连南京旧皇宫修缮工程需要烧制新黄/色琉璃瓦,他也不准,就说现在又不搬,用普通瓦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