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珰(90)

作者: 翦花 阅读记录

时辰都已过了戌时,在古代算是夜深时分了,两宫太后已经回宫歇息,平日这时候众人也都已就寝,今晚皇帝和他的妻妾们却还在狂欢。

汪直对投壶这项运动不算陌生,前世在影视剧里都见过,不就是拿根箭往小嘴壶里扔吗?没想到今天他却开了眼界。

皇帝随手点了张敏做司射,就是投壶的司仪与裁判。待下人备好了壶和箭,张敏上前去检查.见他拿起壶晃了晃,里面传出沙沙的响声,汪直觉得很奇怪,万贵妃见状就为他解释:“那里面放了干黄豆,好让箭投进去不至于弹出来的。”

此时的气氛比饮宴时宽松了许多,汪直觉得若能适当分散一下万贵妃的注意力,或许能减少她的怒气,降低“暴风雨”的杀伤力,便有意询问她有关投壶的规则。万贵妃真就拉着他饶有耐心地为他解释。汪直才知道,原来投壶并非拿根箭往小嘴壶里扔、比谁扔的准那么简单。

作为司射的张敏检查完了壶,就去测量壶与坐席的距离,要保证距离是标准的“二矢半”,看上去还是挺远的一段距离,在乾清宫东二间里,要从东墙到西墙的全部距离才够。量好后张敏回去他的席位设置好一个木雕笔筒状的盛器,名为“中”,里面放着一大把涂着彩漆的筷子,名为“算”,用来计数每个人投壶的成绩。

都准备好了,张敏当众宣布规则,话还说得文绉绉的,汪直只听明白什么“箭头朝下投入为算,反之不算;未轮到者先投亦不算”。

万贵妃看着他发呆便笑道:“这都是《礼记》里来的话,将来等你进内书堂读了书,就懂了。”

原来《礼记》连投壶都管。孔子他老人家真累。

投壶开始时,还有宦官在一旁咚咚咚地打了一通小鼓。开局每人连投四支箭,谁投中了,张敏就取出一支“算”摆在身前计数。一局终了,就按照每人算的多少定胜负,然后投中最多的人要罚最少的人酒。

第一轮投壶大家还都中规中矩地投,一轮下来气氛活了,大家玩开了,花样就多起来了。先是柏妃先投入一支箭斜插在壶口处,再投入一支箭将前一支箭顶进壶里,汪直还以为她只是碰巧投成了这样,后听见有人喝彩,柏妃也面露得意,才知道她这是故意的。

万贵妃为他解释:“那叫‘倚竿’,是投壶常见的花样之一。”

紧接着顾嫔投了个“双龙入海”,即将两支箭朝上抛起,自空中划一个高高的抛物线再落进壶里,汪直见了都忍不住跟着喝彩。后来才知,这都还不算什么奇技,有个往日不见出头的董才人才叫厉害,第二轮投了个“及第登科”,就是将箭重重扔到地上,再反弹进壶口,汪直简直看得目瞪口呆。

再到下一轮,董才人又投了个“蚨蝶穿花”,即一次投一把箭出去,仅有中间一支箭插进壶口,其余的都落在壶外,竟在壶的周围散落成整整齐齐的放射状,像朵绽开的花,汪直觉得这不像竞技,倒像魔术,甚至怀疑那壶周围设置了磁铁之类的机关。

再到下一轮,董才人又投了个“流星赶月”,即先投一支红箭,后投一支绿箭,反而是绿箭先入壶,红箭后入。一时间满堂喝彩,汪直直想喊一声“再来一个”。

投壶到了这种地步,乐趣已经不在于输赢,反而更像是表演。众嫔妃有争着去学董才人试投的,也有极力表演自己其它花样投技的,皇帝也在兴致高昂地点评技艺,游戏的输赢早被人抛在脑后。

万贵妃只中规中矩地投了几次,没玩任何花样,这时众人喧闹着,她偏过头低声问汪直:“你还记得头里是谁提议投壶玩儿的么?”

汪直回想了一下,道:“像是顾娘娘?”

万贵妃点了点头,唇角的笑显得有些意味深长。

汪直忽地明白了,顾嫔提议了投壶,刚才这一阵花样投壶表演,最出风头的是董才人,次之的就当属顾嫔,这会儿看过去,顾嫔面带沮丧,董才人则满面红光,兴奋得意溢于言表。

看样子,很可能是顾嫔暗中练就了一手投壶巧技,想要趁机大出风头吸引皇帝的注意,才牵头提议投壶,没想到强中自有强中手,到头来反而成就了他人,替人做了嫁衣裳。

万贵妃见他似有顿悟,便问他想到了什么,汪直将这番推测简单说了,最后问:“娘娘觉得奴婢猜的对不对?”

未等万贵妃回答,忽听“咕咚”一声,竟是诸选侍滑下座椅,栽倒在地上。众人吓了一跳,都当她是犯了什么急病,陪侍在诸选侍身后的两个宫女急慌慌地搀扶她起来,其中一个满面惶恐地向皇帝跪下解释道:“请皇上恕罪,侍长她不胜酒力,睡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