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问情(39)

作者: 馒头叔叔 阅读记录

看着眼前这个男人,我竟有恍如隔世之感。

我舒窈与易之恒是父母自幼便定下的娃娃亲,易之恒长我两岁,懵懂岁月不识情爱,从小我只将他当作哥哥看待,我想,他应是也将我当作一个妹妹吧。

我父亲是太子太傅,我兄长是礼部主事,舒家自来便是个家风严谨、极重礼义教化的家族。是故,从小到大,父亲便告诉我,身为女儿要贤良淑德,但不可为了旁人丢了自己的尊严。可我的尊严,在嫁给易之恒以后尽数零落成泥,任他践踏。

嫁给易之恒那年,我十九岁。

十六岁那年,身边密友皆陆续出嫁,母亲急得不行,怕再拖下去我便成了个大姑娘。于是明里暗里在易之恒母亲面前暗示了许多次要他早点娶我过门。谁知那时易之恒自请去了边关,这一去,就是三年。

我仍记得那年,往年时常都聚在一处玩耍的好友们都已嫁了人,不可随意出府。是以那年我过得甚是无趣。

初雪时,我正在烹茶,太子宋珂鸣从外间入内,在门口抖落满身的风雪。

他见我如此悠然自得,忍不住又像平时那样“嘲讽”我:“你还能坐得住啊?外边儿把你未来夫君的事都传疯啦!唉,也不对,他能不能成你的夫君还不一定呢。”

“嗯?”那段日子无人作陪,父母也轻易不让我出门,是以外面的事我算是一概不知。

他又继续道:“闻安歌,你可知道此人?”

“那个貌绝京城的闻将军的女儿?”

“什么貌绝京城,不过是那些酸溜溜的文人见识少,因这辈子没见过几个美人而编出的虚名罢了。”宋珂鸣露出一个不屑的眼神“也就这虚伪的盛名能唬住几个鬼迷心窍的男人了。”

“不过,近来京中倒是有一桩事,与你,与闻安歌有关。”

“我又没见过她,她的事同我有什么干系。”

“你怎么如此蠢笨不开窍!”宋珂鸣无可奈何的一叹:“日后嫁了人可怎么办。”

“闻安歌的兄长是易之恒好友,易之恒时有去闻府做客。日子久了,便有人说闻安歌与易之恒两情相悦,郎情妾意了呗。”

“前几日父皇下了旨,把闻安歌指给了四哥做皇子妃。这没过几日,那易之恒就去了边关。个中缘由,不由令人遐想啊。”

难怪母亲如此着急要让易之恒迎娶我。

“不过你别怕。”宋珂鸣俯身至我耳旁“若你以后当真成了易之恒的妻子,他要是敢欺负你,我就帮你收拾他。”

“只要有我在,没人能欺负你。”

那时只觉得嫁人之后不得自由,十分令人不快,加之我本就对易之恒无感,想着倘若能因此不嫁人,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所以,对他们二人的这些风月传闻,也不曾放在心上。

我原本打算等易之恒从边关回来就将此事问个清楚,若是都对彼此无意便请父母取消婚约。三年之后,宋珂鸣当了皇帝,闻安歌成了敬王妃,易之恒回了京城。可未及我同他商量,他便上门提亲了。

我就此成了易夫人。

我将手从易之恒手里抽出,背过身不想再看他。只听得他在我身后浅浅一叹:“阿窈,我知你怪我将安歌迎进门。”

“只是她兄长当年为救我而死,临死前唯一的心愿就是让我照顾好安歌。如今敬王身陷叛国造反之囹圄,要救安歌,只有这一个办法。”

这番说辞实在令我作呕,究竟忍不得要同他辩上几句“夫妻本是同林鸟,敬王该死,身为敬王妃的闻安歌又为何苟且偷生。”

“你在我面前装的如此不情不愿,实际上心里怕是早就乐开了花吧。毕竟娶闻安歌可是你多年的夙愿。”

“易大人今天夙愿得偿,我该恭喜你才是。”

“你!阿窈,你不该如此说。你是我的妻子,应该相信我的。”

易之恒的一张脸涨得通红,我见了只觉得可笑。

“相信?”这两个字简直是对我最大的讽刺“七年前,我是何等的相信你。可是你却做了什么?”

“后来我有了安儿,又想着能一辈子守着安儿平安长大,可是你又做了什么?”

易之恒再也说不出话来,我突然便觉得筋疲力尽,不想再见到他。

“滚。”

信任,曾是易之恒不断在我面前提起的两个字。

新婚之夜,他对我说“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我信了他,他也的确做到了——倘若没有发生两年后上元祈福的事。

那年朝中风起云涌,波云诡谲,民间也因为夏时的洪水而乱成了一锅粥。许多百姓涌来了京城,易之恒担着安抚流民之任,日日忙得脚不沾地。我听说流民中有些人趁乱为非作歹,不按规矩行事。我怕易之恒出事,便想趁着上元祈福的时候为他求一道平安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