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头号玩家(581)

作者: 南山禾木 阅读记录

在那一个时刻,无论你去哪个网站,无论是大众的社交网络还是小众的论坛BBS,你所能看到的,全都是关于《超凡时代:远方之眼》视频的刷屏讨论。

甚至你在线下,都能听到无数的人在说着这个视频,在说着那只眼睛,在说着自己观看的感受……

恍惚之间,那个瞬间,似乎全世界只剩下了一个话题,那就是《超凡时代:远方之眼》。

-------

第二阶段的重创,则来自于对《超凡时代:远方之眼》更深入的分析之后,网络上出现的对于地球文明未来的忧虑的言论。

高手在民间,世界上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聪明人,他们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网站上、做着不同的分析,但几乎所有的分析,都指向了人类文明的未来。

平行世界的地球文明和不同环境的外星人文明,以各种各样悲惨的方式,揭示了文明如果未能在短时间内突破星际时代,那么就会有怎样悲惨的结局。

“我们总以为科技在大爆炸,因此人类会自然而然地在未来某一天迈入星际时代,也许这一天会来得很快,”一篇在Facebook上转载量极高、热度短时间内攀升至Top10的文章,如是说道,“然而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是,星际时代很可能永远不会到来。”

“如果不是九曲大人(原文用的是God Nine,也许可以直译为九曲之神,顺带一提,God并不仅仅指上帝,可以指所有的神祗)在《超凡时代:远方之眼》中,用如此惨烈的方式,用各种各样文明消亡的不同结局提醒了我们,也许我们还会做着美好的幻梦,妄想着可以不花费任何力气,就进入一个更加发达的时代。”

这篇文章的作者很明显长期关注着科学发展,其言论理智而客观,分析细致而到位:

“我看到九曲新视频发布之后,有很多网友们在质疑:‘科技明明正在大爆炸,人类为什么不能进入星际时代,反而会被锁死在星球上?’”

“作为一个理科博士,在这里我想做个小小的科普,为大家揭示两个最重要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那就是资源的消耗。”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地球上所有人类对资源的消耗量其实非常低,中世纪的生活限制,使得富裕者无论身份再高贵,也消耗不了多少的资源。”

“然而进入了现代社会之后,整个世界都在飞速发展,人们对资源的消耗量和快速变革的科技一起,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姿态不断上涨。”

“最近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努力寻求发展——在此,我当然支持他们寻求自己美好的生活。然而,我们要意识到一点,那就是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都过上像欧美世界发达国家的人民那样的生活,那么这样生活所需要消耗的资源,至少要再花费5个地球才能支撑得起。”

“也就是说,如果科技的发展放缓,而人类对生活的追求一直加速,那么迟早有一天,整个地球的资源都无法供应科技,来使得它攀上更高的等级。最终,人类只能在醉生梦死之中,目送着文明消亡。”

“而第二个无法进入星际时代的重大的原因,那就是在于:所谓的科技爆炸,其实很可能是一个伪学说。”

“科技爆炸的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

“在地球上,大约35亿年前出现了生命,大约10亿年前出现了多细胞生物,大约两亿年前出现了恐龙,大约700万年前出现了猿类,大约1万年前,人类开始初步尝试农耕种植,5000多年前苏美尔人发明了最早的文字。”

“18世纪人类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用机器代替手工;19世纪人类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时代;20世纪人类开始了第三次信息革命,互联网技术爆发式发展。”

“从以亿万年为单位的生命演化,到近来以10年、甚至5年、甚至一年为间隔的技术进步,给了我们所有人类极大的信心。”

“‘科技的发展是以指数形式爆炸的。’——所有的人都在这么说,所有的人都几乎这么坚信着。”

“然而,科技大爆炸真的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现有的科技爆炸,仅仅是现代科学200年的案例。”

“而仔细去看,在科学的领域,可控核聚变这个瓶颈已经卡了快半个世纪,基础科学同样也卡了快大半个世纪没有丝毫进展,我们吃着1920的理论研究的老本,几乎没有任何进展。”

“就拿现在最能代表人类发展的计算机科学(或者说科技)来说,现在的计算机仍然基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提出的冯诺伊曼结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制造能力仍然没有达到冯诺伊曼结构的极限。而更加先进的量子计算机虽然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制造出来还是遥遥无期。也就是说,现在的大致情况是,我们的科技仍然是基于几十年就提出的基础理论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