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咸鱼的美好生活(202)

前两天程前就回老家跑手续,老房子翻修要重新找村委开证明盖章,还得办新的房产证明,以前的都是旧的。

家里的田地也要去看看,家里没人。现在农村大半的人在家里插秧,都是中季稻。

离收割还早的很。

“啊,咱翻盖老家的房啊?”

“嗯,咋啦,趁现在手中有钱,赶紧花一些,家里的建设快点搞。要不然你爸那心软之人,到时候不知道会不会听别人的撺掇要给人借钱。

这不,我先把该搞的全搞完,你们兄妹俩读书的钱还有未来赞助你们买房的那一点点钱,先留好。到时候供你爸心软的钱也没有了多少。”

“妈,你真是了解我爸。那行,等爷爷奶奶去了二叔家里,我和爸回老家盖房。”

程墨喜滋滋的。

此时,前任房主古涵正带着一人站在杨清家的老房子前。侧身问老同学,“有想法了吗?”

一位个子高瘦的年轻人,推推鼻梁上的眼镜,一只手还拿着一张A4的白纸,上面写好了各种数据。

望向这栋三合院的平房说,“有了,只是价格有些高。我想建一栋能与自然合为一体的乡间别墅,你看,周围的景色多好,还没有别的建筑存在,山林竹林,湖泊全都有,真美。只是不知道房主的想法。”

古涵望过去,屋后是山林,高山险峻,郁郁葱葱,左侧是几百亩的竹林,右边是村道,屋前大片的平地 ,下个平缓的坡度,再继续朝前走,就是高高的堤坝,再就是本地有名湖泊:月亮湖。

天然湖泊,水质清澈,湖泊全是高山。

后面开出来一条村道,就是房主右侧的那条村道,与村里的主干道连接。从主干道分出来的一条岔道,岔道路段两侧是山,只有月亮湖这边的房主家的。

整块的平地大约有十几亩的范围,右侧公路后就是分给房主家的十几亩水田。

听房主说这也是把房屋盖在这边的原因,离田近。

月亮湖,湖如其名。不过是个满月。圆圆的,在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微风吹拂,水面泛起丝丝涟漪,真是美的他都想在这边盖房隐居。

“等下你与程哥说一声,他估计也做不了主,能做主的还是他家那一位。我们一起去他家,你与杨姐好好说说,我估计能成。”

古涵也希望老同学这单能成 ,是他介绍的。老同学可是清大建筑系的博士,在读研读博期间就跟着学校的建筑系大拿做事,参与很多大型小型的建筑设计,装修。

装修这单,归老同学设计,但装修队伍是自己的,他一样能赚一单。

“行,等下与房主好好说说 ,我去拍视频与照片,还有与老师视频,让老师也瞧瞧周围的景致,也给我一些建议。”

“行,你去忙你的。我找程哥去。”站在太阳底下,戴着墨镜也难受也热啊。

古涵赶紧溜。

他真是没有想到,乡下还能有人在十几年前建造这样的三合院。

是建的很糙,但想法是好的。

面积也大,像现在的宅基地,就不可能像以前一样批那么大。他们是翻盖,在原有的面积上全部利用起来,这点别人也说不出来什么。

建筑面积挺大。

程前正在屋里拿东西,收拾一些东西运去老宅。

罗森拿着手机与老师视频,那边一位儒雅的教授,望着视频那端的景致也很喜欢,“罗森,那地方真漂亮,可以做个景区。”

只见他的学生摇头,“老师,景致确实原生态,很美。但村里很偏僻,大部分村民已经搬迁走了,没有几户人家住在村里,留下的那些在家的也都是老人。

我问过一共是十二户人,他们是不愿意离开,这是半山腰,早些年没有下山的公路,下趟山很难。后来移民搬迁,那些人都离开了。

因为不是搞什么水库啊这种国家性的搬迁,还有一些老人死活都不愿意搬走,才留下。

现在留下的十二户人家的户主,也老了。他们的儿女也在外安了家,有的户口都迁进了城市有的甚至是外省。

其实真正恋家,愿意留下的青中年一只手都能数出来。几年前,修建了村村通公路,但年轻人也不愿意回来种田,老人们也不愿意别人来搞开发。

用他们的话说,钱是花得完的。可这青山绿水,是要一代代传给后人的,不能给资本家赚钱破坏他们祖辈居住的地方。

即便政府来牵头出面做工作,可老人们死活不同意,谁敢硬开工,老人们就躺在车子前面,这里的投资环境,因为老人们已经变得臭名远扬。没人敢来投资。”

罗森把自己知道的全告诉了对面的老师。

“挺好,确实不是每个地方都要开发 ,乌央乌央的去很多人。秀丽山川也不能到处都充满了商业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