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十六号花坊(132)

作者: 张瑜喻 阅读记录

  “我觉得我好像更喜欢我那个同学。”

  “我俩什么都没有!也就你能胡思乱想了。”

  “她就是任性,你多担待担待。”

  “你不是说会娶我的吗?”“当时想,现在不想了。”

  “你别问了,我和他根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就是跟他玩玩而已。”

  “看见没,那一排,帅吗?”“帅呀。”“脸多帅,屁股多脏,看看就得了。”

  “傻孩子,杀一个和杀两个,怎么可能一样呢。。。。。。对不起啊,对不起。。。。。。”

  习作版文案:

  我是谁 作者甄缮美

  我是我他是我你是我那我是谁

  我是他我是你我是我那我是谁

  我是我他是我你是我那我是谁

  我是他我是你我是我那你是谁

  ——潘玮柏 《二十四个比利》

  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看似无厘头的问题,实际上印证着哲学的三大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万事万物都逃不开这致命三连。

  人总是习惯于给东西下定义,贴标签,以便把这些东西内化,形成认知。或者说,惯性思维。

  人总是很清醒,什么你的我的,划分得很清楚。一个和尚天天吃水,三个和尚反而渴死。

  先验主义认为人都是好的,但这个社会是不好的。人们觉得这很没逻辑,但这其实就是没有逻辑的逻辑。氯化钠,一个有毒的东西加上另一个东西,结合在一起就没有毒了。

  糖切割到一定程度,会变成咸的,可这些咸的部分组合在一起仍然是甜甜的糖,糖颗粒聚集多了,又会变成苦的。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个东西,怎么能混为一谈呢?

  一滴水,汇入海洋。一滴是多少?还能找到吗?取出来,还纯粹吗?

  换句话说,你是你吗?

  “我”,是什么?我是人类,是灵长类,是地球上的智慧生命。

  可是什么叫智慧?人类最聪明?别忘了人类最聪明的结论是人类自己下的,就像大脑也说它自己是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砍头的时候,究竟是脑子觉得自己没了身体,还是心脏觉得自己没了脑子?为什么换心会引起性格的改变?

  我们常说爱人要爱一个人的本质,可什么是本质?身体还是灵魂?大脑还是心脏?我的心脏给了你的脑子,你的脑子用着我的心脏,那你是谁?我是谁?

  同样的,你相信灵魂的存在吗?或者说,你相信多重人格是不同的人吗?

  ——就像一个电脑两个系统一样。

  你的,我的?

  你是谁?我是谁?

  灵魂是什么?身体是什么?大脑是什么?心脏是什么?

  这个问题,想多了会疯掉,尤其是普通人。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问题,无解。

  小时候会疑惑,为什么人们的自称都是“我”,为什么人们的第二人称都是“你”,为什么指代第三人称都是“他”、“她”、“它”?

  人们形成了自我意识,不会再区分不清“你爸”和“我爸”,却会说“咱爸”拉近关系。形容人关系好会说是“穿一条裤子”,可是一条裤子要怎么穿呢?

  我从小就知道我跟别人不一样。“别人”家好像更暖和,“别人”的妈妈爱打扮,“别人”看起来精神很好,“别人”家的房子好像更大。

  “别人”家的小孩子接过别人给的食物不用问父母,“别人”家的小孩子儿童节会去公园坐旋转木马。

  “别人”都比我好,可我不羡慕,我只是知道,这些都是我比不上的。

  妈妈离开之后,爸爸好像更暴躁了,也更沉默。我被同学欺负,他永远是一副哀其不争的模样。

  后来,奶奶也去世了,妈妈终于回来找我了,我这才知道妈妈不是不要我了,她只是被奶奶拦着,见不到我。

  妈妈变了,和别人家的妈妈一样,留着漂亮的长发,穿着漂亮的白色西装,涂着红红的口红和指甲,和别人家的妈妈一样漂亮。

  她过得很好,她来接我了,她告诉我她谈恋爱了,她和男朋友想把我接回去。

  我费了好大劲儿才知道原来妈妈也是可以有男朋友的。

  妈妈和我说了很多,和我说她的男朋友————,但是————————————————————————————————————————————

  我想了想,最终还是不忍心去毁掉她的生活。

  我已经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