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瓶邪同人)两耳之间(57)

作者: 夏子煦 阅读记录

但是这会儿既然奶奶主动提到了,我也还是想确认一下的:“他们是已经……”

“嗯。都走了,走在我老太婆前面了。”老人家语气听起来倒是很平静。

我转头打量了一下这间屋子,屋里有一张很大的双人床,床单被套虽然褪了些色,但那鲜亮的大红色仍旧有些刺眼。旁边还有一张女性的梳妆台,接着我的目光就被靠墙的一座书架吸引了,“阿婆,这是?”

“哦,这些,都是孩子爸爸拿的。”奶奶看了一眼道。

卧了个槽……厉害了!这座书架跟这整间屋子的气质简直格格不入,我走到近前去,眼睛都看直了。因为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荣誉证书。更重要的是,这可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证书,而是含金量超高的全国散打王的冠军证书啊!!还有搏击大赛、全运会、亚锦赛等各种大大小小的证书奖状。

难怪闷油瓶身手这么好,这么能打,原来他老爸是个练家子,专业级别的啊!但是很奇怪的一点是,拿了这么多奖,书架上却只有一个“全国武术大赛冠军”的奖杯,既没有看到散打王的金腰带,也没有全运会亚锦赛的那些奖牌奖杯。那些东西都收起来了吗?

等等……我的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这不科学啊,闷油瓶的老爸既然拿过这么多武术大赛的冠军,奖金必然是很多的,家里没可能这么困难的啊?我又仔细看了一下,除了那个全国武术大赛的奖杯,其他那些证书大多是90年代拿的。

“都卖了。”老人家像是看透了我在想什么一样,“剩下这个,是我藏起来才没被他卖掉的,那是他拿到的第一个全国大赛的奖杯。”

“为什么卖掉啊?”

“呵……都是些陈年旧事啦……我已经很久没跟人提起过了……”老太太垂下眼睛,声音里透着些落寞。

“阿婆您要是不介意的话,可以说给我听听。”我看出来老人家还是很有倾诉欲的。闷油瓶去上学后,每天都是她一个人生活,确实太寂寞了。而且就算闷油瓶回来,有些话也没办法跟他说,毕竟跟一个失去父母的小孩谈论他的双亲实在是一件残忍的事情,这大概也是这扇门平日里都关着的原因吧。

老人陷入回忆后,思绪就不那么清晰了,说得也有些散乱,但我大致还是听懂了。

张氏一族历来崇武,族人从小多多少少都会受些这方面训练,但在张家的祖训中,一直以留存为最大的目标。张家的整个发展过程,都是希望在任何的乱世中,张家可以留存下来。

在上个世纪那场波及全球的战争中,为了避免族内习武的男丁被拖去参军吃枪子,张家举族搬迁至这个人迹罕至的山区,躲过了战乱的侵袭。自那以后族人甚少出去抛头露面,甚至很少与外族通婚。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张家还是逐渐没落了,族内通婚也使得人丁不旺,后来就有一些族人开始离开这个深山老林里的村落,去外面的世界发展。闷油瓶的老爸也是在那个时候去外面闯荡的。他凭着一双拳头挣到了未来,也赢得了城里姑娘白玛的芳心。

所以闷油瓶其实不是在这个山里的小村落出生的,他是在杭州的富人区里长大的。难怪我妈第一次见闷油瓶的时候就跟我说,这个孩子肯定从小受过良好的家教。

但是,人世间走得最快的永远是最好的时光。

在闷油瓶读小学的时候,他母亲白玛生了病,老太太说不清楚是什么病,只知道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病,闷油瓶的父亲带着白玛四处求医,荒废了一身功夫,用完了所有的积蓄。但白玛的情况还是没有好转,之后他父亲就开始变卖家产,房子、车子、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都卖了,金腰带、奖杯,曾经最重要的东西,全都可以不要。

再到后来,为了筹钱,闷油瓶的父亲开始去地下打黑拳。张爸爸身手退步了一些,但是全国冠军的底子还是在那里,虽然会挂些彩,基本上还是场场都能赢,只是看伤的轻重程度而已。时间久了,张爸爸的赔率就越来越大。

那种打地下黑拳的,都是拳脚无眼生死勿论的。在那里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庄家的目的就是赢钱。等到张爸爸的赔率到了一个让人咋舌的地步的时候,庄家就出手了,派人在张爸爸喝的水里动了手脚。

那一场张爸爸在台上就直接被打残了,庄家赚得盆满钵满,张爸爸却在送医途中就没了呼吸。张爸爸走后,白玛伤心过度再加上病体沉疴,很快也撒手人寰,留下未成年的儿子和年迈的老人家相依为命。

因为老人家自觉时日无多所以不愿意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小山村。闷油瓶给双亲料理完后事,就跟着搬回山里来住了。但是说搬,其实也没什么可搬的了,所有的财物都已散尽,身无长物,孑然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