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小美人(271)

作者: 三春景 阅读记录

杨家的住房条件其实没什么机会变好了。

买房?

离改革开放确实只有几年了,但并不是一改革开放就所有事情大变样的。和一般人的想象不同,这个变化是渐变的,很多六七十年代的东西之后还延续了很多年呢!就比如说各种票券,都是一样一样消失,好像直到九十年代才彻底废除。

所以真的要买房,那都是八十年代的事了。而且一开始肯定只有特别有钱有见识的一小撮人才想到自己去买房,毕竟绝大多数的人都习惯了单位分房。自己买房什么的,总觉得不太安全。

会不会有人把房子收回去?会不会犯政治错误?会不会...需要忧虑的事太多了,很多都是几十年后的人很难想到的。

真再等一些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就一二十年了!又是一代人。那个时候就算能买房那又怎样呢?孩子们都大了,那种生活空间狭小地让人窒息的生活已经过了半辈子了!

“孩子们都长大了,一个个都成家了。”杨雪燕的爸爸在院儿里和毛爸聊天,给毛爸递了一支烟:“咱们做爹妈的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对了,你家思嘉和她对象处了有一阵了吧?不能一直这样处着吧?”

毛爸接了烟,手上摸着却没有点,听了这话也只是笑笑:“肯定是有计划的,但也不能仓促...小孙那边儿一个星期以前就上门说过了,说是咱们两边大人见个面,商量商量俩孩子的事儿。”

“哟!这也算是好事将近了啊!”杨雪燕父亲连忙道恭喜。确实,按照这个时候的习惯来说,都到两方父母见面了,那肯定是差不多了。不出什么意外,男女双方是肯定要结婚的。

两家大人约在了西单的‘同和居’见面,同和居也是这个时候北境数的着的大饭店,规格是足够的,说明了两家人的重视。

确实很重视,毛家是一家三口,孙家则是能来的都来了——孙家老大孙向北人在大西北呢,肯定没法来。还有小女儿孙西西,人在外地文工团,也不可能因为这件事回北京。但孙正道夫妻、孙胜男、孙继东、孙卫南,这都都到了。

孙胜男就坐在毛思嘉对面,再三打量自己这个兄弟媳妇。说来也是巧,毛思嘉之前是去过孙家几次的,但每次都没遇上孙胜男。至于毛思嘉在孙继东那里的照片,孙继东肯定不会给人看,这就造成了这是她第一次见毛思嘉。

见了毛思嘉孙胜男才知道母亲上回说的,‘原来不是你弟不想结婚,是他眼光高’是怎么回事了——看看这仙女儿一样的小姑娘,可不是眼光高么!

孙胜男这个人吧,心气儿特别高,常有一种优越感。不过她的性格并不刁钻,特别是对着这样的兄弟媳妇的时候,颜值冲击太大,优越感发挥不出来,这个时候真的特别好相处。

殷勤地跑前跑后招待毛家人,完美地发挥了该有的作用——两家大人也能沟通,但有些事情不方便直说,这就需要一个小辈在中间穿针引线了。毛思嘉和孙继东不好做这个,孙卫南又不太懂这些,也只能依靠孙胜男了。

“两个孩子结婚的事我们肯定是支持的,具体的也没多少商量的。”孙正道说的轻描淡写:“咱们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家了,难道还要像别的人家一样这也计较那也计较?婚房继东肯定会想办法,至于结婚要制备的东西两家一起出一样的钱,让孩子们自己折腾就是了。”

这么说不是因为孙正道小气,正是他大气的地方。

从身份地位上来说,孙家肯定是比毛家高的,想当年毛爸还是孙正道手下的兵呢!但从两家能为两个孩子结婚提供的物质条件来说,又是差不多的,说不定毛家还能多拿一些。

毕竟毛家只有毛思嘉一个孩子们,凡是夫妻俩所有的,都能给毛思嘉!

也是因为只有这么一个孩子,无需保留,再加上孙正道了解毛爸的为人,是不会占他家的便宜的——所以,真要抢着自己买单全部,只会让毛家也跟着争这个,那倒是多了一些没必要的推拉。

处对象的年轻人家长见面,这本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不只是从程序上来说重要,也是因为这一步有很重要的事要去做...比如说商量结婚的具体安排。

主要是女方家庭对男方的一些要求,真要是男方家庭对女方条件有什么挑剔的地方,也不可能走到家长见面这一步,在之前就可以筛选掉。

女方家庭对男方的要求有很多种,比较过分的就是要聘礼。这个时候名义上是不许要聘礼的,但具体到老百姓生活中,是不可能做到‘一刀切’‘干干净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