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妙偶之寻鼎记(57)

作者: 和籁莘 阅读记录

皇帝拉着他的手往宫里去,边走边说:“你知道吗?六叔,在等待你到来的这六天,是朕这半个多月来心情最好的几天。这几天里,朕每天醒来都会充满了期待,总有种好事将近的感觉。这种感觉朕还是第一次体验到。”

上官瑜:“皇上的感觉臣也感同身受。”

皇帝看着他如画般的侧面,想到他将西南三城治理得这么好,心里也莫名地感到欣慰,握他的手便不知不觉间紧了几分。

皇帝和上官瑜的面相有些相像,身型也差不多,只不过上官瑜比他高一两寸而已,此时两人并肩而行,连侧脸和步态也都颇为相像,看起来倒真像是兄弟两。

久别重见,两人都颇多感慨,但两人又都不想在人前过多地抒发感情,因此一路上都只是紧握着对方的手,通过从这相握的手传达自己对对方的情意。

到得英华殿,皇帝让其他人退下,只留下上官瑜和范仲通。

皇帝亲自给上官瑜倒茶,上官瑜双手接过,非常领情地喝了两口。

但他的表情依然是温和持重的。

尽管皇帝很热情,他的应对却始终冷静、克制和得体。

当年,由于高龄产子,上官瑜的母亲文熹皇后在生他时出现了难产的情况,中途又大出血,差点就一尸两命了。

也就在那时文熹皇后留下了病根,因此生下他不久便感染了风寒,且久治不愈,之后就只能一直卧病在床了。

在平王上官瑜未满半岁时她因病去世。

这事对平王的父王彰德皇帝的打击很大,所以文熹皇后走后他整个人也迅速憔悴消沉了下来。

或许是觉得文熹皇后的死多少跟平王的出生有关吧,彰德皇帝后来对平王都不是很好,但毕竟是自己亲生的,所以平王该受的待遇一样都没有少。

因为太过伤心难过,彰德皇帝三年后也驾崩了,于是时为太子的上官修自然而然地登上了王位。

才三岁就没了爹娘,这使得平王在大多数场合里都不太爱说话,但他又是一个非常聪明和惹人爱的小孩,因此宫里的人都很喜欢他。

当然,这种喜欢跟父母的爱是没法比的。

当时彰德皇帝有一位妃子叫白玉莲,她待平王尤其好,照顾他也照顾得极为尽心。

白玉莲在经历过一次流产之后便没有了生育能力,所以干脆把平王当自己的儿子看待。她秉性善良,且学识渊博,使得刚登上王位的先皇上官修也很放心将平王交给她带。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先皇对这个弟弟都很冷漠,甚至百般提防,直到临死前的那半年,或许是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才开始关心这个年纪比自己的大儿子还小的弟弟。

不过这种关心是极为克制的,甚至是带点苛刻的。

平王就藩时是带着白玉莲一起去的,在他的心目中,她已然就是他的母亲,可惜她到藩地不久就生了病,不到两个月便过世了。

从那之后平王身边再无一个亲人。

所以平王对亲情的感觉已很陌生,并且也不太渴求。

同时,他心里的所思所想外人也很难知道,因为他极少有感情外露的时候。

第31章 新线索

范仲通静静地看着上官瑜,看着这个曾经在他的眼皮底下长大的人。

从上官瑜出生到就藩的那十七年里,范仲通都有参与见证他的成长,尽管他大多数时候都只是扮演着一个默默的旁观者,但是他对这个年轻人是怀有感情的,那是一位长辈在见识了各种各样卑鄙低劣的人后忽然见到一个美好的人所产生的欣慰和爱惜。

因为他一直表现得很淡,且从来没有主动走近过上官瑜,因此上官瑜并不知道。

又或者他知道了,但是他也像他一样表现得冷淡。

毕竟他们都得顾忌着皇上的感受。

哪怕基本上是表面上的顾忌。

范仲通还记得当年的上官瑜尽管话不多,但是为人非常的善良,同时又极有主见,当他在对他极好的人面前时,偶尔也会表现出青少年该有的天真、烂漫和调皮,但是现在的他给人的已然是另外一种感觉,那是一种沉稳持重、深不可测的感觉,但唯一不变的是依然能给人满满的安心感。

范仲通又记起上官瑜就藩前皇上曾问他想带点什么到藩地去时上官瑜的回答——想要一批书、一把父王当年上战场时佩戴过的剑、一幅母后作的画以及一包故土。

皇帝当即应允了。

于是上官瑜列了一份长达300页的书单,共20008本,囊括了天文地理、五行术数,占了皇宫藏书阁总藏书的十分之一。

当年,平王就是带着一批书、一把剑、一幅画和一包土去就藩的,并没有向皇上要金银珠宝或者价值连城的收藏品。

上一篇:城市烟火 下一篇:他站在比天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