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教科书中的朕(163)+番外

作者: 渲洇 阅读记录

嘉禾也许继承到了母亲对图象的敏锐,这张北境地图之上,被她以小楷亲手写下了各种各样的批注,如今北疆常驻的大军剔除老弱残兵和虚报的人数,约有五十万,其中十五万由郑牧带领着在山海关与胡人缠斗,这里是与胡人作战的主战场,七万镇守在与邻国接壤之地,以防他们与作乱的胡人勾结,李世安定下奇袭之策时带走了两万精兵,之后他的儿子又抽走了三万北上接应父亲的残兵,由于李世安的失败致使郑牧那边的主战场陷入为难,因此另有八万军队在康昭意的率领下驰援,剩下的分布在长城一线各个关隘。

这样的数目眨眼一看好像足够防守,实际上边关九大军镇、长城数十关隘,分散下来的兵力实在单薄得可怕。所以天书上说,端和三年的年末会有胡人击溃大同守军由此入关,嘉禾对此一点也不惊奇。

杜银钗拿起这份地图的时候,将这当成了自己孩子的家庭作业,目光之中饱含着审视的意味。

这作业么……无疑是不合格的,不过也怨不得嘉禾,一个从未见过战场的孩子仅凭着想象根本没有办法还原出那里的模样,即便杜银钗有心栽培女儿这方面的能力,可对战场的熟悉度不是几本兵书、几份战报就能使她拥有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古往今来的开国之君不论怎样彪悍强势,其后代子孙也大概率是优柔温和之主,长于深宫只见过风花雪月的孩子,是想象不出血的猩红的。

“仅凭这个,不足以说服哀家为你增兵大同。”杜银钗将地图丢去一边,“皇帝,你知道我夏朝军队是怎样的编制么?知道哪一支军队善于守城、哪一支善于攻坚么?知道我军中的炮火、兵刃的库藏数目么?知道有那些将领可以为你所用么?知道我夏朝的边境有怎样的气候与地势么?”

嘉禾语塞。杜银钗一口气抛出的这些问题她倒也不是完全答不出来,她有在努力的汲取这方面的信息,可是她的母亲仿佛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气势,在这种气势之下,嘉禾说不出话来。

杜银钗不给她喘息的时间,又道:“你不了解军情、不清楚战况、不熟悉我夏朝军队这也就罢了,哀家只问你一个问题——为何要增兵大同?你在图上写明了九边布防空虚,这点哀家承认。可是,为什么偏偏只增兵大同?”

杜银钗的眼眸锐利的就像是刀子,盯住了嘉禾的这一瞬间,嘉禾感觉自己像是被什么刺穿了心脏。

她失策了,她本不该这么直接的向母亲提出她的请求的。

是啊,夏朝边境漫长,正因边境过长,所以防御空虚,就算要增兵都不知该往何处。为什么她会选中大同?

更要命的是,今日九月十五,李世安战败,可是他战败的消息还没传来京城,除了她之外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情,也就没有那种必需增兵的紧迫感。

就在这时,苏徽目光落在了嘉禾的身上,他原本在观察着慈宁宫的房梁,虽然他不搞建筑史但也对这方面相当感兴趣,在嘉禾说出要增兵大同的那一刻,什么房梁啊、雕花地砖、绘彩藻井都在他眼中瞬间失去了吸引力,他转头,不敢置信的瞪着嘉禾。

的确是该增兵大同,但又不该增兵大同。

作为历史研究者,苏徽在十多岁的时候就听云教授跟他讲过发生在夏朝端和三年的“大同之变”,夏朝在胡人敏捷的骑兵打击之下损失惨重。

可是在眼下,端和三年九月的时候,嘉禾居然就已经提出了增兵大同的请求?

莫非这个女皇居然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军事天才,智多近妖,所以准确的猜到了未来战事的走向?

不,这太扯了。

胡人攻击大同完全是随机事件,当时距那支有胡人王子率领的部队距离近又防备空虚的关隘还有好几处,他们会来大同,只是因为动身的那晚起雾,他们误打误撞的走到了大同城下而已。

所以莫非这个时代真的有能够预知未来的道士,看嘉禾信太上老君信得虔诚,一感动就泄露了天机?

不,这更扯了。

苏徽最后心情复杂的开始反思己身,该不会是自己什么时候喝多了,一不小心对嘉禾说错了什么吧。

而同样心情复杂的还有杜银钗。

她忽然想起几年前,嘉禾曾经在她面前声称自己捡到了一本天书,她的丈夫死去的时候,胡人曾经趁着夏朝军队大乱,短暂的攻破山海关,南下劫掠——在他们劫掠之前,嘉禾就提出过请求,希望能够紧急撤离山海关一带的百姓。

这恐怕就是因为那本“天书”的缘故。

她知道那天书根本不是什么天书,而是一本不该属于这个时空的未来历史教材,后来她问嘉禾,书在哪里,嘉禾说,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