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全家搞基建(19)

作者: 枝上月梢 阅读记录

唐元明一行人走在石子路上,悄无声息地停下脚步,听着前方的几位宫女说着闲话。秦方林站在一边,面色不善,上前呵斥凑团的那群宫女,“乱散谣言,还不见过皇上。”

三位宫女身子一僵,颤颤巍巍地跪下行礼,头低的仿佛要落在地上,“奴婢,奴婢拜见皇上。”

唐元明向前走了几步,停下道:“送去慎刑司,朕要知道这谣言是从什么人那传出来的。”

第二日,公鸡还未打鸣,诸位大臣站在大殿上等着皇上来上早朝。片刻后,唐元明身着龙袍从内室出来,坐在龙椅之上,目视下方。

龙椅旁边的秦方林尖细的声音响起,“跪。”

“微臣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诸位大臣一起跪下行礼。

唐元明微抬右手,声音威严而又庄重,“起来吧。”

诸位大臣起身站好,秦方林见状,大声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此话一出,大殿最后,一位六品官员从众位官员中走出,跪下开口:“臣有事要奏。”

唐元明扫了底下的官员一眼,对底下之人的身份有了底,怒气微微上涌,他压住怒气,声音比往常大了几分,“说。”

六品官员低着头,并未看到皇上的表情,他坚定的开口:“启禀皇上,臣听闻七王爷到达青岚城后,开建水利工程,福泽后人,种植树木,在风沙到来之际,凭借刚种没多久的树木抵御风沙,城外农田,城内居民毫发无伤,如有神助,而且七王爷与王妃曾发明牛痘之法解决天花,为民为国,臣奏请皇上,将七王爷召回京城。”

唐元明一言不发,殿上又走出来几位官员,“臣附议,请皇上召回七王爷。”

与太子一起站在最前方的唐成林听到此话,心中大喜,他充满期待地望着父皇,希望听到父皇下旨召回七王爷。

一旁的太子脸色如常,却心中暗喜,此计若成,七弟必会引起父皇不喜,恐怕永远都没有回到京城的机会。这样一来,仅凭老二一人,绝对挣不过他。

“朕年前传下旨意,除非七王将青岚城建为风水宝地,否则不许归京,诸位爱卿是要朕出尔反尔吗?”唐元明声音冷漠,脸上的线条一片冷硬。

此话一出,殿内鸦雀无声,宰相以及太傅等诸位高官作壁上观,闭不作声。唐元明向下扫视了一圈,“王相,你来说。”

宰相王承安作为皇上的亲家,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太子和七王爷。今日一事,他早有耳闻,面对皇上临时提问,他走到大殿中央,开口道:“臣以为,皇上所言极是。”顿了一下,他继续开口,“七王爷管辖不力,手下之人贪污腐败,将饥荒赈灾之款用于玩乐,皇上念其牛痘之功,将其贬至青岚城,已是宽大处理。至于退风沙一事,本就为其城主职责,臣以为,按照原先旨意,待七王爷治理好青岚城,将其建成旅游胜地,再将其召回,最佳。”

一番话说到了唐元明的心坎里了,他脸色舒缓,道:“就依宰相之言,无事便退了吧。”

皇上如此说话,底下的人脸色不一,但都符合道:“微臣告退。”

第10章

土豆的成长周期为八十天左右,这八十天以来,唐清带着她精心培养的农业人才日常待在田地中,时刻关注土豆苗的成长情况。

随着天气逐渐变得寒冷,新一轮土豆的成长周期接近尾声。在唐清亲自考察确认土豆已经成熟后,城内进入了收获阶段。

在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城内村民拿着铁揪和铁铲来到城外的田地,准备收获成果。唐成文与王素欣身着粗布麻衣,头戴布巾,手拿铁揪。唐煜拿着小巧版的铁铲,绷着脸站在一旁。而唐清,一身男装,拿着铁铲,与一家人站在一起,一脸干劲,时刻准备冲进府上的田地,收获土豆。

随着老爸一声令下,唐清飞快地跑进地里,拿着铁铲向土豆发起进攻。不过半个时辰,她的身边便堆起了一大堆土豆。

唐清四处瞅了瞅,发现村民的田地里都堆了高高的土豆,咧着嘴笑了起来,这下子可以敞开肚皮吃土豆了。

干了一上午的农活,唐清一家坐着马车返回了城主府。

回到府上,唐清派人将他们带回来的土豆送到厨房,还让人将土豆洗干净削皮放好。这边安排好后,唐清走到凉亭里,一脸自信的对坐在凉亭里喝茶的父母和弟弟道:“父王,母妃,弟弟,午饭我来准备,正好让你们看看我的手艺。”

听到此话,王素欣放下手中的茶杯,抬头看着唐清,“长那么大,我就没见你进过厨房,你可别把屋子给烧了。”

唐成文笑着附和,“女儿啊,你行不行啊,我跟你妈还想吃个好饭呢!好不容易才等到土豆成熟,之前为了留种,可是让我们眼巴巴地等了很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