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翰林图画院小记(135)

作者: 云山青 阅读记录

☆、相送

崔蓁这些时日关在家里,崔成对她好像看管地更为严格,她窝在被褥里,也不愿起身。

只看着绿鞘忙进忙出整理东西,有时候她甚至会恍惚,青夕的身影偶尔会和绿鞘重合,让她一度分不清。

崔成只来过几次松烟榭,崔蓁倒也懒得搭理他,他便最多叮嘱了几句,终究作罢。

倒是崔苒再无来过,这便清净不少。

青夕的事情,是梗在她心底的刺,至夜深人静,才会偶尔冒出一头,往她心口一扎。

伤口未曾流血,痕迹却难抹平。

只是那绿鞘极是机灵,她像是知晓她的性子,到了夜里就会倒一碗热牛乳来,因而她的睡眠算稍稍有些好转。

又是几日,春寒犹在,但日头已经温暖很多。

至午后,崔蓁便搬着躺椅,上面铺了一层厚垫子,倾着身子半躺在檐廊下,日光从远处过来,恰好让她的全身都晒在暖光里。

少女渐觉得惫懒,眼睛半眯起就要与周公相会。

绿鞘却是匆匆忙忙跑了进来,带起的脚步声扰乱了她的睡意。

见着崔蓁,她一手扶住素柱,站在几节台阶下大喘着粗气。

“怎么了?”崔蓁勉强抬起眼皮问。

“姑娘,那冯小郎···冯小郎···”绿鞘拂手让自己呼吸匀称些,磕磕绊绊解释着。

崔蓁眼皮一跳。

冯丞这个名字,是一根细长的刺,只要一提及,便又重新划开了那个伤口。

她身体微动,后又躺下,眯起眼睛。

她对他的消息并不感兴趣。

“冯小郎没了!”绿鞘见少女并不为意的神情,直接喊出声一口气表述完毕。

“什么?”崔蓁猛得一惊,“没了是什么意思?”

“没了就是没了啊。”绿鞘似有些着急。

崔蓁径直站起身,似不信般又问:“死了?”

她声音带着颤抖。

很奇怪,她恨极了冯丞,可如今听到冯丞人没了,却没有大快人心的感受。

好像突然有些仲怔,然后莫名涌起一股惆怅,如同听了一个什么远远的与自己无关的故事一般。

“是啊。”绿鞘慌忙点头道,“说是冯小郎的兄长邀他去王楼喝酒,喝至半夜兴起便去了甜水巷,大抵是又与那里的娘子们喝了些酒,待次日从那厢出来,便掉进了旁侧的水道里,被发现的时候,整个人都泡肿了,都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绿鞘说得生动,且有些神神叨叨的。

崔蓁却开始出神。

“冯丞在临邑还有兄长?”崔蓁问道。

“听说是才从榷场回来,这位冯三郎常年在外行商,极少回钱塘。”绿鞘解释道。

随着绿鞘的声音,崔蓁听到遥遥不知是谁的哭声撕心裂肺,与春日的风声一同涌至她的松烟榭。

崔蓁蹙了眉,分辨了片刻,才明了那大抵是崔苒的哭声。

她面上极为平静,一转身,又坐回了躺椅上,阖起眼睛。

她不知道自己此刻应持如何的心情,她的确有想过恶人自有天惩,可直至今日真正遇到,她却又觉恍若隔世。

无论如何,她的青夕,却是永远都回不来了。

只是不知道九南山的那片野花丛是否已经郁郁葱葱,青夕她喜不喜欢那个地方。

绿鞘看着面色沉静的姑娘,仿佛方才片刻情绪起伏不过是她的恍惚,日光映照在姑娘脸上,像是渡了一层柔软的暖光。

她也听说过在她之前那个女使的故事,她以为姑娘会欢喜,甚至拍手叫好。

却不想是这样毫无波动的神情。

那个小郎君说得对,姑娘才不是外面传闻的那般不可理喻,甚性子更要平和。

至离开之日,崔蓁早日里便被绿鞘唤醒。

今日便是要动身前往夔州。

行至正堂处,崔蓁见立着的诸多人,她不可避免的神情露出些厌恶。

崔苒脸色煞白,眼睛还微有些红肿,衣着极素,头上簪着一朵白花,像是随时都要随风而去。

她的身侧,立着的竟是王祁。

见着崔蓁,王祁视线停留在她身上片刻又迅速散去。

“七郎,就麻烦你陪苒儿去一趟钱塘,一路上辛苦你多多照顾了。”崔成语气沉重道。

“应当的,二妹妹扶柩归乡,我定当照顾好她。”王祁语气笃定。

“那苒儿就拜托你了。”秦氏拭了拭泪,拉住崔苒的手,泪眼婆娑似要再说些什么。

崔苒站在那处,如一朵随时要被吞没的娇花,暗自垂泪,吃力地摇头不语。

接着又像是用了全身力气,直起身,走至崔成身前,对着崔成恭敬一揖:“苒儿拜别爹爹。”

崔成眼底也有波光,但作为当家的主君,他知晓自己此刻不能过于失态,便微额首算作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