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恨别十三余(14)

作者: 祝黎 阅读记录

弟弟出生时,母亲便去世了,她见弟弟便欢喜不起来。弟弟生得好看,眉眼极像母亲,她也舍不得厌恶弟弟。

“父亲那时候是怎么认识母亲的?”

“是她来认识我的,在西洋人的教堂门口。”

父亲才讲了个开头,李伯就敲门来声,“老爷,有人找。”

父亲静阖双眼,食指中指并合着按揉太阳穴处,他的声音略带疲倦,“都这么晚了。”

“是张老板那边的。”

父亲睁了眼,对宋淑曼说:“淑曼,你先回自己房间吧。”

“遇上什么事了吗?”

“会有什么事,不就是生意合作之类的,不碍事,你先回去吧。”

宋淑曼走到走廊尽头处偷偷回头,什么也没见着,她心里惦记着那个故事,在西洋人的教堂门口。

宋淑曼好久没从别人嘴里听闻母亲了,时间长了,适应了就习惯了,今天偶然提起,才发觉她是这样地想念,思念堆积在心底,一点一滴,现在打开,都快满得溢出来了。

今晚有月亮,她就打开窗台看,母亲似月光的皎洁,温柔淌成水,在她的心头流过。

宋淑曼怕黑,雷雨天的小时候就躲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揉着她的头,轻轻地唱着不知道歌名的曲。

“南呀三月雨,春呀不解情……”

歌声在床头飘着,贴着窗缝溜到外头,平息了风雨,钻进宋淑曼小小的梦里。

一连好几日的阴天,宋淑曼在家里读会计,都快坐得生了霉,好不容易遇上晴朗的天,就出了家门。

“周姐姐。”

“今天怎么来了?”

“天气好,在家待得闷。”

“我这还不是一样,换个地方闷着。”

宋淑曼走去窗边将窗打开,屋子明亮起来,她给宋淑曼倒茶,顺手拿了桌上的书给她,“青梅落下的书,她下次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你若是有空,帮我带去还她一下。”

宋淑曼接过书来,在手里翻阅,指腹停留在书里夹杂着的稿纸,上面草草写着标题《月亮与山》,故事整整写了三页有余。

字迹是许青梅的,宋淑曼便开始看了起来,直到周汝递来干净手帕给她,周汝问道:“怎么突然哭了?”

宋淑曼擦拭着脸颊上的泪痕,她哭得很浅,眼泪从眼角无声息落下,宋淑曼试着扬起嘴角看着周汝回答:“这篇的结局太坏,看得我心都碎了。”

周汝覆住宋淑曼的手,她抚着宋淑曼的背,轻轻拍着,“讲得什么?”

“我念给你听。”

“那我坐着听你念。”

“农历己亥年的初冬……”

农历己亥年的初冬,冬青路过街转角那家西洋人开的乐器行,她伫立在落地窗的玻璃钱看橱窗内摆着的小提琴,插在口袋里的手拽紧了今早客人给的小费,可怜的几个铜币。

她安慰自己,不过是几根弦绑在木头上,和她的琵琶没有什么不同。

冬青不知道,小提琴不是用指尖弹奏的,可是只有上层人士去的音乐会才见得到小提琴。

同一年的初冬,春生背着她的小提琴和装着旧衣裳的包裹离了故土,从南方买了一张单程的火车票,一路向着北驶去。她在那时候最繁华的地方下了车,那里是上海,连空气里都混着洋气。

春生在上海的街角游荡,每一次进店铺都要拾起破碎而廉价的自尊心,低声下气地问还收不收人,然后又被人家请出来。

她的声音太小,眼神低到脚尖去,忙活的事一多,谁都不愿意搭理一个看着像离家出走的小姑娘。

起初几天春生住在旅馆里,房间越住越小,脏乱又喧嚣。她睡眠浅,墙的另一头总是在半夜闹腾,震得她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睡。

春生下床来,她的房间没有窗,她就坐在地板上,倚着床边,想窗外的月亮。

第二日天明,春生背着她的小提琴去了家乐器行,乐器行的老板非说这琴音色不好,她争论不下,气红了脸颊,却还是低价当了她那把小提琴。

后来她再路过时,她的小提琴被老板挂在了橱窗处,有个女孩直勾勾地盯着那把她的琴。

“你也喜欢小提琴吗?”

春生摇了摇头,这把小提琴对于她而言已经是累赘了,和她过去的生活一样,她必须贩卖,才能忘记从前的生活。

“你看上去不像本地人。”

“我从东南来的,才来这里几天。”

“我也是南方来的!十二岁到这儿来,她们说上海好风光,我就来看。”

是啊,上海好风光。她住在几平的小小地下室里,哪看得见什么好风光。

冬青是乡下来的,她母亲说父亲是大城市的人,是受过高教育的,她没见过父亲,就想来找,到上海落了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