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劝娘和离之后(科举)(350)

“赵秀才原是要将两人送官,另外一个秀才吓得忙将前因后果道了出来,大伙这才明白原来赵秀才险些遭了一场无妄之灾,赵秀才便松口放了两人,谁知那裘秀才不干了,差点和楼上那个秀才打了起来。”

这都什么跟什么?

盛言楚哑然失笑,既醒了,再睡肯定睡不着,索性起床看起书来。

盛允南将蜡烛的灯芯剪亮一些,小声问:“叔,天亮了你要去卫大人府上吗?”

“不去。”

“为啥?”盛允南想说卫大人是长辈,得去拜访。

“避嫌。”

卫敬是乡试主考官之一,盛言楚若在乡试来临之前大喇喇的往郡守府跑进跑去,很容易引起旁人的猜疑。

早前他就已经和义父打过招呼,义父和他想法一致,不论是乡试前还是乡试后,他都不要主动往郡守府那边走,除非乡试高中参加鹿鸣宴。

-

八月初六,卫敬身着官服领着朝廷派来的两名主考官入闱,身后依次跟着的有地方书院的山长和教谕代表。

这些人都要参加帘上马宴,开宴拜过孔圣人和文昌帝君后,山长和教谕们自由官差领着去后院住下,一经住下绝对不能再出来,直至乡试发榜结束。

八月初八,盛言楚起了个大早,和赵蜀等同窗一道往贡院方向走去。

乡试正式考得时间有九天,初八当天,秀才们就要去贡院排队领文籍查验身份。

临朔郡没有府,下瞎的县城共有数百个不止,按照往年参加乡试的秀才人数估计,今年进贡院的秀才不下有两千人。

老秀才经久不衰的考,新秀才三年出两茬,秀才人数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盛言楚昂首眺望前边排起的长队,今年乡试和两年前截然不同,贡院四个大门只开了南北两口。

作保人只有两人,没有像前年那样增派作保人。

队伍走得很快,不多时就轮到了盛言楚,报上姓名籍贯,坐在一旁的官差娴熟的从一堆文籍中拿出盛言楚的文籍。

官差岂能不认识盛言楚,只不过官差得了卫敬的点拨,因而板着脸没有对盛言楚表露出异样。

盛言楚接过文籍看了看,文籍正面印刷着他的相关个人信息,右上角画了一张简笔头像,虽是简笔,却将他的眉眼画得跟真的似的。

学子们的科考画相每隔一年贡院都会派人去地方重新画,没有画上的,一律不准下场乡试。

读这么多年的书,令盛言楚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七年前那个夜晚,他被盛允行拉着去老盛家补画相。

“籍贯,年龄,画相都对的上。”

官差不敢怠慢,照着盛言楚的脸和文籍看了两遍后,立马道:“看看背面的字,若你考篮里带了不该带的,赶紧拿出来,否则后果自负。”

盛言楚将脚边的竹篮拿到桌上,掀开布巾一一往外搬,除了干粮,就剩下水壶。

其实这些小公寓里都有,但为了不惹眼,他还是装装样子手提了一些。

“转身——”查过考篮,官差开始当着众人的面搜盛言楚的身。

盛言楚乖乖的张开手臂转身,身上的衣裳脱得只剩亵衣,鞋子丢在一边,就连发髻都被官差散开拿簪子挑了挑。

一番折腾后,官差朝身后一声高吼:“静绥书院怀镇水湖村人士盛氏言楚进场——”

盛言楚沉沉的呼出一口气,属于他的乡试终于要来了。

第102章 【三更合一】 难熬的乡……

东南角的高塔上, 和前年一样,挤满了围观秀才们乡试排队的老百姓。

盛言楚一手拎着沉甸甸的考篮,一手捏着文籍, 快进贡院时, 盛言楚抬眸瞥了眼高塔,高塔上的男男女女皆挥着手助威, 热闹激情的气氛使得秀才们忐忑的心情稍稍有些安定。

前年他还是伫立在高塔上的局外人, 时间一晃而过,这一次他则成了小蚂蚁,被引诱着往贡院这块方糖里钻。

乡试提前一天进场,除了让秀才们先适应一晚贡院的环境外,再有便是方便贡院的官差检查考生身上是否有夹带等。

盛言楚披头散发的进去后, 台阶上立马走过来一个冷面官差, 查看了盛言楚的文籍,官差命其在背后一栏签下自己的名字。

进来之前, 盛言楚已经认真的看过文籍背面的内容, 背面标注的是贡院的相关注意事项,除了警告外,还列举了一堆能带或不能带的东西。

接下来的九天里, 秀才们的吃喝拉撒都要在里面, 贡院为了防止官吏和秀才们接触,便禁止贡院向秀才们提供每日的吃食。

八月火伞高张, 一般熟食带进来特别容易馊臭,秀才们一旦在乡试期间吃腐坏的食物而生病,大抵这秀才的性命就要交代在贡院了,因为朝廷有规定,进了贡院, 只要乡试没结束,便是贡院起了大火也不允许主考官打开考棚的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