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病娇权臣队友/奸臣改造计(495)+番外

作者: 尔仙 阅读记录

恐慌下,小道消息从哪传出来,又是否正确都没有人追究了,百姓们处于怀疑与猜测中,说起戍北候,百姓原本对他是爱戴拥护,毕竟他保卫国土,征战杀敌,故而此消息一出民间大为震惊的,先是不信,但三人成虎,随着流传消息的人越来越多,民心开始动摇。

而又是巧了,那河底石碑的话,什么佞臣起天下乱,是不是指的就是谢栩?

接着不知哪传来的消息,说这位戍北候是个五月子,生来不详,更加剧了嫌疑。

戍北候如今的确保家卫国立了功,但难保他未来功高镇主养出狼子野心,谁说的定呢?

百姓就是这么盲从。

总之街头巷尾猜测越来越多,谢栩辛苦在边疆打下的功劳,赚回的口碑直线下滑。最初回京时受人敬仰爱戴的戍北候,渐渐变成了街头巷尾指点的对象,甚至还有人路过戍北候府,吐上几口唾沫。

民间传得沸沸扬扬,朝廷亦是早就知晓。

可笑的是,竟也有官员被蛊惑煽动,明着不敢说,背后没少议论。

怪异的是,当事人谢栩没有任何表示,既不给自己开脱也不遮掩,除了他,皇帝也什么都不说,照说真有这种天象,对皇帝影响最大。古代皇帝信奉龙脉帝运,换了一般的皇帝早对破军星当事人进行处理了。

可皇帝与谢栩一样平静,君臣之间如往日般相处,该上朝上朝,该议政议政,若无其事,让周围的人更加好奇,议论纷纷。

与当事人的平静相反,局外人顾莘莘则是气得厉害,她是现代人,不信迷信,就凭一个破石头跟一个随手编的天象,立刻将一个人彻底彻底否认,抹黑污蔑?笑话!

动动小指头也知道是谁干的,总归是谢栩的政敌,高太尉与齐丞相。

事实的确如此,始作俑者就是高太尉与齐丞相,便是那一晚齐丞相夜入高太尉府邸,两人商量的计谋,不得不说论起心机智谋,齐丞相远在高太尉之上,高太尉为了打压谢栩,捣鼓了一圈,又是郊外突袭,又是围绕兵器物资做文章,结果什么都没赚到。齐丞相倒是简单,就往水里丢了块石头,再编了个天象小道消息,便将民心勾起来,让舆论成为打压谢栩的最好武器。

古来最重要的便是民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民心可以捧起皇帝捧起臣子,亦可践踏毁灭。

这一招的高明之处不仅在于不需要任何成本,还能为日后打击谢栩提供有利佐证,即便这一次没有彻底铲除谢栩,但只要石碑与天象的“黑历史”搁在那,便是留一个定时炸弹,两位奸臣一旦想反,随时可以打着清君侧的借口,斩杀谢栩再来逼宫造反。

对此顾莘莘急呀,只有她知道谢栩的民风口碑是如何取得的,在边关,在战场,为了国家,为了百姓,将安危生命置之度外,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一点点挣回,结果回了京城,这些人想践踏就践踏,不费吹灰之力。

呵,说谢栩是奸佞,你们才是真正的奸佞!

顾莘莘又岂是能看着自己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她暗暗咬咬牙关,绝不让奸佞之徒的阴谋实现!

于是在几日后的某个夜晚,顾莘莘悄悄行动了。

这一晚谢栩被皇帝连夜召入宫中,有事商讨。这种情况在平时并不少见,毕竟皇帝经常召见谢栩入宫。

谢栩便一如既往入了宫。

如往常般,谢栩去了陛下内殿,谈一两个时辰结束,出宫,坐自己的马车回去。

不想这一次不同往常。

内殿里,谢栩陪皇帝商讨了两个时辰的时政,商讨结束后谢栩正准备离开,突然外面一声大喊:“不好啦,走水啦!”

古代走水之意就是失火了,失火的位置还不简单,赫然是君臣两人商议时政宫殿外围的墙上。

说来也怪,一般着火点都是木头或轻纺物较为集中地,譬如殿内木质轻纺家当多的地方,可外墙都是砖土混合泥等,不易燃烧,这是怎么点着的?

烧就烧了,夜里正是风大,火见风起,迅速哗啦啦烧成了一片。

因为失火,宫人骚动起来,闹哄哄一片,有救驾的,也有去找灭火工具的,古代皇宫里会备几个大水缸,名曰“太平缸”,常年储水,就是为了避免哪天走水,需水来灭。

要将缸内水运过来不是瞬间的事,墙上的火遇风势越来越大,虽然烧不到内殿,但看着架势吓人,侍卫忙涌进内殿,想将皇帝救出来。

外墙着火,多少有些烟,迷进眼里,侍卫们一时视野不清,正焦急,就见火光中两个人影出来,正是戍北候与皇帝。

戍北候扶着皇帝,迅速冲出了着火的外墙。情况虽然混乱,好歹戍北候沉着冷静,躲着火光走的最安全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