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绿茶穿成下堂妻后(471)+番外

应城告急。

我要活着回来见你。

猝不及防看到那几个字,林秋曼的心绪难以平静, 她仿佛看到了战马嘶鸣,还有数不尽的尸横遍野。

而李珣, 在那些狼藉中挣扎求存。

视线有些模糊, 她拿着信纸, 愣怔了许久许久。

十七封家书, 林秋曼一封一封地拆。

每拆一封就看到一场狼烟烽火, 有带血的悲鸣呜咽, 也有胜利的喜悦激情, 还有对大陈未来的畅想。

那些复杂的思绪从信纸上传达而出,把林秋曼感染,仿佛跟着他走过了那十七个月的春夏秋冬与生死轮回。

整个下午她都沉浸在矛盾纠结中, 心绪难平。

晚上林秋曼彻夜未眠。

翌日她犹豫了许久才把自己存放的书信取出,只有十四封。

她将它们仔细装好,吩咐张氏道:“张妈妈,你把这个送过去,给朱大娘或陈管事都行。”

张氏笑道:“好,老奴这就去。”

傍晚李珣散值回来,刚到府门口,就见朱大娘捧着木盒迎了出来,高兴道:“郎君,这是林府送来的。”

李珣颇觉诧异,忙打开那木盒,看到信封上的李兰生亲启,他当机立断道:“备马车,去林府。”

朱大娘:“晚饭已经备好了,郎君用过再去也不迟。”

李珣摆手,“现在就去,马上。”

老陈忙备马车,李珣连章服都没换,就匆匆去了。

朱大娘知道他晚上肯定是回不来的,当即命家奴把常服等物送去。

路上李珣坐在马车里拆十四封书信,每一封都是生活琐碎的细腻情感,有讲官司内容的,有讲华阳馆事务的,还有告示墙上那些……

其中有一封上沾染了泪痕,上面只有三个字——李兰生。

日期是六月。

六月应城告急。

李兰生三个字被泪渍浸得模糊,他不知道她当时写下这三个字时的心情,但他知道一件事,她心里有他。

李珣把脸埋入掌中,满脑子都是她心里头有他。

捂不热的石头被他捂热了。

把那些信件一封封装好,李珣眼中难掩笑意,她心里头有他!

天色黑透,林秋曼在灯下坐了会儿,正准备去歇着时,忽然听到莲心急赶匆匆地跑来说晋王来了。

林秋曼还以为自己听岔了,半信半疑问:“你说什么?”

莲心激动道:“晋王来了!主母让小娘子去前厅!”

林秋曼:“……”

见她发愣,莲心赶忙伺候她换衣裳,要替她梳妆打扮一番。

林秋曼不高兴道:“府里全是女眷,哪有大晚上来拜访的道理?”

她不耐烦地挽了个髻,穿上外袍出去探情形。

一到前厅,林秋曼不痛快地唤了声阿娘。

李珣坐在太师椅上,扭头看到她走来,不由得抿嘴笑了。

他的神态是疲倦的,眼神却极尽温柔。

林秋曼愣了愣。

李珣缓缓站起身,章服是威仪肃穆的,但他的笑却是温煦的,甚至带着某种奇怪的忐忑腼腆。

林秋曼被那抹笑蛊惑得失神儿。

周氏道:“殿下还没用晚饭,我这就去备。”

一干人很有默契地退下了。

李珣上下打量她,两人就杵着看对方,气氛很奇怪,有些尴尬陌生,还有些说不清又道不明的思绪。

也不知过了多久,林秋曼才不痛快道:“殿下笑什么?”

李珣:“高兴。”

林秋曼皱眉,“高兴什么?”

李珣的目光变得灼热,“你心里头有我。”

林秋曼皱眉道:“那是以前。”

李珣没有反驳,只是看着她笑。

稍后备好的晚饭送到厢房,老陈按规矩试食。

李珣坐到桌前,看向林秋曼道:“过来陪我。”

林秋曼:“奴不饿。”

李珣:“陪我说说话。”

林秋曼走到桌前规矩坐下。

老陈布菜,李珣道:“陈叔自个儿去用,不用管我。”

老陈退下了。

李珣动筷,说道:“二娘清减了不少,该好好补补。”

林秋曼:“殿下老了不少,也该好好养养。”

李珣被气笑了,“嘴还是这么讨嫌。”

林秋曼没有吭声。

李珣的饮食习惯跟以前一样,偏爱素食,喜欢汤水,口味偏清淡。

周氏备的食物似乎不太合他的胃口,没吃多少就撤下了。

张氏送来温水供他漱口。

饭后老陈服侍他去换章服,穿了一身轻松的便服,整个人都松快不少。

这里毕竟是林府,又只有女眷,当时李珣没多想,现在才意识到大晚上的一个大男人来访确实不合礼仪。

既然把礼仪坏了,那索性坏到底。

趁林秋曼回海棠院了,李珣跟周氏说了阵儿话,态度是真诚的,他想三媒六聘来求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