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鲤穿成年代文女配[快穿](258)

郑成业已经在大队部等着温馨他们了。跟很多南方地区一样,西台村也以种水稻跟玉米为主,玉米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水稻还要再等两个月。温馨她们的工作便是掰玉米。这已经是郑成业对她们照顾的成果了,要不然掰玉米这个活儿都是村里十二到十四岁的孩子干的活儿,像郑兰夏这样的年纪大一些的都是做背玉米的。

温馨她们每人分了一个背篓。作为大队长的闺女,郑兰夏无疑成了她们中的领路人,温馨等人跟在郑兰夏身后往地里去。

南方多山,这点名不虚传,整个西台村村落,也只有西台村盖房子的地方是平地,别的地方全是大大小小的山包,玉米就种在这些山包上。要上去掰玉米还得爬山,这让五体不勤的既然又累又渴。

郑兰夏看出来了,便问:“你们都渴了吗?那边石壁下面有个小水塘,里面的水很好喝。”

南方水多,到哪里都不缺水,这个时候的人也没有喝凉白开水的意识,渴了便找个干净的水塘,摘一片树叶子折成漏斗的形状舀起水便喝。山间的水很凉快也很清甜。

本地的人喝习惯了这样的水,但张宁她们是适应不了的,毕竟从小的饮食习惯不同,贸然喝生水肯定会肚子痛。

张宁道:“我们带水了。”带水的是温馨提出来的,他们谁也没反对,他们每人都有军用水壶,在温馨几人在大队部领任务时,最后出来的李同贺便将他们的水也带来了。

郑兰夏跟人说话没看见,她抿抿嘴,看了一眼走在末尾的刘少华。

到地头了,地里已经有好些人哎干活儿了,温馨等人的到来引发了许多人的侧目。郑兰夏叫来管这一片地的小队长,小队长瞅着温馨几个人瘦弱的小身板,老大不乐意地开始分配任务以及找带她们的人。

温馨跟张宁都是女同志,也不需要舍近求远了,郑兰夏带就行,至于几个男同志,小队长想了小,叫来了自家侄子。

掰玉米不是什么难活,只要把玉米从玉米杆上掰下来丢到中央成一堆方便人往下搬就行了。玉米杆子有一人多高,掰玉米时被玉米叶划伤是正常的事儿,温馨早有准备,手在兜里掏了掏,掏出一块红色的纱巾围在头上,在下巴处打结,这样玉米叶便没办法划伤脸了。

张宁有样学样,也把自己系在脖子上的纱巾围在脸上。

郑兰夏已经有很多年没下过地了,就算出嫁之前,她也极少干掰玉米的活儿的,她什么防护措施也没有。她的脸被玉米叶子划得又痒又痛,瞅了眼温馨跟边张宁,她转过头干自己的活儿,想起上一世小公园里那几个生意比她好的女人,郑兰夏撇撇嘴,城里女人真是一如既往地矫情。

干了一个早上,太阳升到头顶,一声铜锣响,上午的工出完了,温馨等人从玉米林钻出来,一起往山下走。刘少华动作慢,走在最后头,郑兰夏看见了,放慢了脚步跟他搭起了话。

因为郑兰夏对他们帮助居多,刘少华也不好冷着脸,虽然回应不多,但到底应了。

张宁撇撇嘴,跟温馨小声地道:“你看刘少华,跟我们是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跟人家倒是有说有笑的了。”

上一世的最开始,张宁等人其实对不爱搭理人的刘少华也是颇有微词的,是原主这个好人缘的人在中间做了润滑剂这才让他跟其余的人关系融洽了起来。

在原主被囚禁后,他们的关系又回到了最初最后直接成了陌生人。

温馨看了一眼刘少华,实在是想不明白这样普普通通的男人是怎么成的男主角。她的修持第一世跟她在一起之前话也少,但至少有礼貌,在别人询问他时他会给回应,刘少华是想不搭理就不搭理,弄得别人很下不来台。

就像昨天一起上山捡柴火一样。

跟这种人过一辈子难道不会觉得无趣吗?就那种无论你说什么做什么都没人回应的日子真的好过吗?

这跟冷暴力有什么区别?那样的日子光想想就令人窒息。

“别管,跟咱们没关系。”温馨拉着张宁的手,走得更快了一些。

她不是原主,没心思也没义务去做别人的润滑剂。

张宁一想也是,有这闲工夫还不如想想中午吃啥呢,大队部除了粮食在什么菜都没分他们呢。

张宁拉着温馨追上李同贺二人商议。

这个难题李同贺早就解决了,他道:“我跟小水根商量好了,一会儿回去我给他拿一块钱,往后这一个月,他每天早中晚的给咱们送菜。”

小水根就是带他们干活儿的半大小孩,虽然他才14岁,但他已经能做自己家的主了。再说一点青菜也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能卖一块钱他们家求之不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