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废柴女配(32)

作者: 柒夫人 阅读记录

金岭村又来了一波知青,姚青山骑着单车载姚青青时,村里的拖拉机拉着他们入村。

车上的青年都是县里各厂子弟,有些人刚参加完高考。

姚青青压根不记得上山下乡持续到多久,怎么都高考了,还有知青下乡呢?

不想吃拖拉机灰尘,姚青青掐她哥腰上的肉,让他骑慢点,拉开距离。

车上的青年见到他俩如此亲密,暧昧笑着打量。

兄妹两到家时,姚爸正在村头和村干部商量姚家耕地划分的事。

知青考生早就从县城回来了,姚青青算是最晚回村的。

“爸。”

瞧见姚爸,姚青青撑着车后座就跳车了,心情愉悦跑到他爸身边。

“青青高考回来啦?考得怎么样?”村干部先姚爸和姚青青打招呼。

金岭村这次参加高考的有十二人,本村村民只有姚青青参加,另外十一人都是知青。

村里上高中的人本就不多,初中学历倒也能报考,原本有两个男的要考,但一个正好拿到招工名额,一个代教老师转正,两人都中途放弃了。

大学虽好,但并不是人人向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姚青青俏皮道:“我觉得挺好,但我觉得好不算数。”

村干部大笑。

姚爸温和一笑。

姚青山停下车,扶着车把和两人打招呼,问:“这是在干吗?”

“公社允许留自留地了,给你家划地呢。”村干部说。

姚青青惊讶,“不学大寨了吗?”

“要学,但不能错误的学,等明年开春,大家伙还可以自己养猪养鸡,发展农副产品。”

“好快——”她不过参加一个高考,公社就有了新变化。

天上有白云飘过,悠闲自在。

卸掉高考重负的姚青青回到家,对未来充满期望。

姚青山回到家待了两天便走了,他去投奔姚青天了,兄弟俩早就商量好了。

姚青青原以为姚青山请假陪她高考,没想到人家干脆辞了放映员工作。

金钱、权势的魅力男人无法抗拒,姚青天给了姚青山刺激。

姚青山走的那天晚上,新建的宅子只住了三个人,也许过不久她就要上大学,家里只剩姚爸姚妈,还有隔壁的老爷子了。

洗刷三个人碗筷的姚青青心中一阵难过。

隔壁老黄在宁静的夜晚吠了一声,而姚青青一晚睡得不安宁。

…………

高考后来到金岭村的知青比较倒霉,今年冬天金岭村要挖水库。

各家各户的锄头、锨都被投入使用。

姚青青家多余的锄头被借给新来的知青了。

这群知青明显很活泼,老知青们干活踏实有章程,他们更像是下乡体验生活的孩子,东一锄头西一锄头,半担子土还要撒一半,却嘻嘻哈哈不以为然。

大队长对他们很不满意,却没有说什么。

知青和知青也是有区别的,老知青就是普通城镇居民,这批新来的却是县各厂里领导们的子弟,只要不惹事,大队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下午刺头曾江平将锄头挥坏,溜工,大队长忍了。

只是他不知道对方真实意图。

曾江平登门造访姚家,他手上的锄头正是姚家的。

家里只有姚青青在,养猪她回不去了,高考结果起码还得一个月,上工她又不行,她只能在家缩着。

自留地早上姚爸弄过了,她便无事找事,给外甥织毛衣。

敲门声响起,“谁?”她将毛线揣兜里,手上握着毛衣签子走出去。

门外是一张陌生的面孔,很年轻,头发明显不是随便剪的,有版有型。

应该是新来的知青。

姚青青猜。

果然,“你好,我是最近才来的知青,我叫曾江平。”对方咧嘴笑,大牙白皙。

“嗯,有什么事吗?”

“你家锄头被我弄坏了。”

姚青青看过去,貌似是她家锄头。

她爸不是还在水库那边吗?干吗现在送回家?

“哦,你把它给我吧。”姚青青伸手去接。

“我给你拿进去吧,脏。”说着,曾江平溜进院子,四处打量。

第19章 019 种花

姚青青没反应过来,对方溜进来了。

她眉头皱起,不太高兴。

曾江平回过头,问她,“我给你放哪?”他说的还是普通话。

“放门口就好了。”姚青青想让他出去,干脆指了指门口墙边。

曾江平盯着她,笑了,向她走来,“听说你是村里唯一一个参加高考的?”

姚青青不想回答他,但对方还举着她家锄头呢,她不情不愿地回答:“有十二个人。”她不顺着他答,把驻地知青也算进去。

“是吗?我也参加高考了。”他把锄头贴墙靠着,继续说:“今年高考人数特别多,往前十几年,高考人数最多都没超过四十万,这一次攒了十几年,有近六百万人一齐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