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一样的导演[娱乐圈](547)

而且现在花越多的心思来抹黑《生于淤泥》,秦砚就越能利用这种低期待进行翻转。

秦砚也想看看那些人砸入无数资金,然后计划落空表情。

这个时候王长勇已经把《生于淤泥》背后的故事全部介绍完了,话筒又回到了秦砚手中。

大家都在等待秦砚继续描述《生于淤泥》创作到底有多么的简单,谁知道秦砚突然生硬转折,开始介绍起《生于淤泥》全部的费用情况,包括演员片酬、剧组工资、道具花费等等。

所有数据事无巨细,都用投影仪打在屏幕上。一行行数字排列于整齐的表格之中,看得人眼花缭乱。

这下不仅仅是现场的记者们,包括正在看网络直播的观众也产生了疑惑,秦砚这是要干什么?

要知道电影费用可都是隐秘啊,谁也不敢随意公开啊。

光是演员片酬就涉及到两个问题。

一个是有的演员,实际片酬和对外报价明显不一样,经常都是喊得高,实际收费低。

实际片酬公布出来,如果太低的话,会让外界觉得他咖位不够,以后高投资的作品都不会再找他。

文艺片加上秦砚,这片酬能高到哪儿去?

演员们不想暴露出自己片酬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这个行当中有各种各样偷税、漏税、避税的手段。

而且有的是合法,有的不合法,已经成为了圈子中大家都默认的潜规则。

现在秦砚你主动把这些东西说出来,你就是在破坏这个行业规则。

至于其他的拍摄费用则更加的夸张,谁会无聊到跑到你的新闻发布会上来了解,你在某个环节花了多少钱啊。

但秦砚说这些资料说得很详细,明明很无聊的事情,秦砚用一些故事、段子让它变得十分有趣。

无论现场还是网上的观众,居然津津有味得听了下去。

当听到后面的时候,所有人知道秦砚拍摄《生于淤泥》的确花了大投资。

不过和坊间传闻有些不一样的是,《生于淤泥》这部电影的片酬有问题。

据说秦砚给片酬在业内一向不算高,因为电影拍一部火一部,才有无数演员趋之若鹜,“巨星制造机”这个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

当然秦砚也有特别豪爽的地方,那就是主要演员可以获得票房分账,虽然比例不高,但秦砚的票房实在太恐怖,分到手中演员绝对不会亏。

但通过秦砚的介绍和屏幕上的表格,大家发现《生于淤泥》的演员们,除了固定片酬外,都有票房分账,而且固定片酬还不低!

这不对劲啊。别说秦砚,其他导演也不会这么大度。

任何人做一件事情总得有目的吧,秦砚突然向所有人公布《生于淤泥》的拍摄和制作费用,难道是想告诉别人他拍电影投资很多,所以高收益是应该的?

这也不可能啊,秦砚公布了这些数据之后,反而更容易让所有人算出,秦砚通过《生于淤泥》赚到多少钱。

如果是别的人做出这么“愚蠢”的辩解,一直躲在背后的对手们,恐怕都乐开了花。

但他们见过秦砚太多的神奇操作,秦砚越是反常,他们内心越是不安,总觉得他们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第134章 ;池塘;

“我宣布《生于淤泥》电影,除了制作费用、成本费用、分账费用外,所有的票房利润,在依法扣税后,将全部捐赠个公益基金,主要用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建设。”

秦砚说这几句话的时候,表情很沉稳,他环视着下面的记者,似乎在说他今天早上吃了一个荷包蛋,没有任何特殊。

下方的记者席一直都稀稀疏疏、不断响起的泛光灯、快门,现在突然戛然而止、落针可闻。

在场的所有记者全部保持着一个姿势望向秦砚,而台上的秦砚就好像是传说中的美杜莎一样,被他扫过的人全部石化、静止。

同时网络直播的留言板也停止了变化,无论是那些心有心怀叵测者、单纯看热闹的围观者,还是本来就喜欢谢北杨、喜欢秦砚的影迷们,全部都彻底愣住,哪里还来得及敲键盘。

这种惊讶仅仅持续了一、两秒钟,便立刻被巨大的疑惑所取代,他们内心都在咆哮:秦砚,你要说就继续说下去啊!断在这里,很难受知道不?

于是网上有网友开始疯狂刷屏留言,整个评论区不断滚动于刷新,哪怕几个视频直播网站都提前做了扩容处理、压力测试,还是一度崩溃。

“秦砚在说什么?他说的是要把收益拿出来成基金吗?”

“他刚才说他要捐多少,他要把电影所有的利润全部拿出?”

“我觉得秦砚应该是口误吧,应该只是拿出一部分。《生于淤泥》的票房现在就有一亿美刀了啊,这全部利益利润拿出来,岂不是好几亿华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