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官的自我修养(29)+番外

等到桓虎登基,这样一个人,如何安置就成了最大的问题。结果桓安自己主动提出,阉人不配立于朝堂之上,只愿永远侍奉在桓虎身边,于是就在文武官员的默许之下入了宫,做了御前总管。□□为此赐他三品以上官员才能穿着的紫袍和金鱼袋,十分优容。

关于这一节颇具传奇性的故事,坊间有许多秘传,其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就是说那桓安生得貌若好女、且早就与太-祖私定终身,所以情愿放弃入朝为官的机会,只为旦夕不离。

而这种传闻,又因为太-祖驾崩之后桓安披麻戴孝,一路从京城跪哭至京郊新建的皇陵,指天发誓要为陛下守陵、终身不出皇陵,而逐渐成为主流。坊间甚至传说有人听到皇陵日夜传出哀哭之声,就是桓安在为他的主人哭灵,早已哭瞎了眼睛。

冯姑姑和甄凉身在宫中,自然不会相信这等流言。

太-祖驾崩之后,因为天资英睿的长子、沉稳干练的次子与骁勇善战的三子都早已战死,只留下荏弱木讷的汉王与才六岁的襄王,都是不顶事的,于是被先帝抓住时机,以雷霆之势控制住朝堂上下,携赫赫军功、登临帝位。

当时京城风云突变,新帝为了立威,大肆清洗忠于太-祖的守旧势力,桓安就是其中必然要死的人之一。

为了保住自身性命,桓安这才一路大张声势,借此威逼住先帝,让他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动手。后来桓安也说到做到,一步都不曾踏出过皇陵。先帝一开始还令人盯着,后来见他不成事,天下又已经安定下来,尽在掌控,也就渐渐放松了。

可是桓安是否真如众人所想的那样安分?

至少甄凉知道不是。

桓衍于永平十五年继位,翌年改元,就在这一年,皇宫里开始流传起一本小册子,讲的都是太-祖时的宫廷秘闻和旧事,因此引得不少宫女和内侍争相传阅,就算不识字的,也喜欢听别人讲上面的故事。

甄凉从别的女官那里看过这本小册子,也承认它确实写得十分巧妙。

一来那时后宫百废待兴,是太-祖与高皇后正一手确立整个后宫的种种规制与职责划分,其中许多内容小册子上有所记载,又能与如今对得上,对于有心更进一步的人而言,颇有揣摩的必要。二来其间记载了不少不为外人所知的宫闱秘事,尤其是涉及到太-祖及高皇后的部分,可以让人一窥绝代帝后之风采。

但在此基础之上,却也没有透露出任何敏感的,可能会让当政者觉得不舒服的内容。纵然一时被查着,也没什么妨碍。

这本小册子如今既没有名字,也并未署名。但甄凉知道,它后来有个朝野皆知的名字,叫做《国朝洪范》。洪范是太-祖桓虎的年号,同样也是《尚书》的篇名,意思是“天地之大-法”。

而那时,这本书就不仅是小册子里的这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了。它上下凡数十万字,详细记录了洪范元年至五年,整个大魏朝是如何一步步从无到有的建立,其中关于宫殿、典礼、刑律、官制等都有详细记述,可以说,它就是一本“治国典范”。

于是此书一出,立刻震动天下。

而它的作者,名叫——桓安。这本书是他蛰伏十五年,呕心沥血之作。

可惜桓安错投庸主,桓衍一看到这书,立刻就犯了疑心病,生怕这样一本书落在别人手中会对自己造成威胁,于是秘密毒死了桓安,并将手稿付之一炬。

但现在,桓安还活着,这本书也还未暴露。若是她此时给桓安一个机会,让他重回宫廷之中,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这些都是后来的事,冯姑姑自然是不知道的,但她曾经侍奉高皇后,亲身经历过桓安的时代。

桓虎和高皇后都对桓安信任有加,而这个人也似乎精力充沛,永远不会觉得累。除了帮着处理前朝的奏章与政务,他也会参与后宫的管理。

要问冯姑姑对于桓安当政时代的感受,那就是四个字:密不透风。

一切都是透明的,一切都被安排好了,每个宫人和内侍只要安安分分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就好。整个后宫像是一台巨大而精密的机器,每个部件都完美契合,于是它也运行顺畅。

那种感觉,即使已经过去多年,冯姑姑依旧心有余悸。

与之相比,如今的宫廷风气就过分散漫了。

所以听到甄凉提出让桓安回来,冯姑姑的第一反应竟是畏惧,然后就是强烈地反对,“不行!不能让他回来!”

甄凉不由愕然,“姑姑……这是为何?”

“我说别的,甄女史你或许一时不明白。就这么跟你说吧,当年桓总管在宫中时,上到他自己及我们这些有品级的太监和女官,下到宫人和内侍,每个人日常安排都是固定的。几时起床,几时用饭,几时入睡,稍有差池便立刻会被发现带走,就像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盯着所有人。”光是提起当时的情形,就足以令冯姑姑紧张,“虽然宫中并不禁止言谈,但你知道有这么一双眼睛盯着你,你还敢随意开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