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重组家庭(237)

林念营拿起苏梅做的竹制垃圾桶,收了桌上的骨头虾蟹生蚝壳;赵瑾拿抹布擦干净桌面,他现下已经可以丢掉拐杖慢慢走了。

小黑蛋端了水果放在桌上。

两人看着各司其职的几个孩子,越发不自在了。

“坐,”苏梅招呼两人道,“吃水果。”

小黑蛋拿了荔枝给两人:“五叔,小叔吃水果,这个很甜的。”

“甜甜,”小瑜儿趴在桌上抓了个青色的果子,啃道,“好吃。”

“下来吃。”苏梅抱他下来,一边起身去厨房,一边对刘明泽、刘明翰道,“吃完水果去睡一会儿,等日头不那么毒了我叫你们。”

赵恪和苏梅一走,刘明泽、刘明翰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赵大哥是军人,剿过匪杀过人,身上气质惊人也就算了,没想到小梅姐……一点也不比他弱,饭桌上看两人之间的互动就知道,小梅姐绝不是那个柔弱的依附者,说话做事自有主见,看事情也是一针见血。

赵恪刷锅刷碗,苏梅拿碗去杂物房舀了两把绿豆,洗洗丢进炉上坐的锅里,“上班走时,别忘了带一壶绿豆水。”

“好,”赵恪盖上锅盖,放好碗筷,拿毛巾擦了擦手,牵着她道,“陪我睡会儿。”

苏梅掩嘴打了个哈欠:“不想要军体拳了?”

赵恪的目光,在她眼下的青影上停留了两秒:“睡醒了再说。”

昨夜有一批鸡鸭破壳,大胖等人白天上地收土豆,晚上要准备处理第二天早上要用的食材,抽不开身,苏梅便去守了半夜。

“好。”这一觉,苏梅直睡到两点半才醒。

赵恪早走了,小黑蛋也上学去了。

林念营、赵瑾领着刘明泽、刘明翰下地了,给她在桌上留了张纸条。

洗把脸,戴上遮阳帽,苏梅抱着同样刚睡醒的小瑜儿,先去了趟农垦食堂。

昨天破壳的五百多只鸡鸭,已经褪去了身上的潮湿,张开了羽毛,一个个毛绒绒跟个小球似的,很是可爱。

“苏同志,”烧炕的战士见她过来,忙跑过来道,“司务长上午又让人买了七百多个种蛋,你看现在要不要开始?”

随着旱灾的不断传来,大家都进入了一种紧张的备粮状态。

战士们又分批拿起铁锨、锄头开起了荒,军嫂们不但加大了鸡鸭的养殖,还养起了猪、羊和兔子。

司务长作为家畜种苗的提供者,也是费尽了心思。

“种蛋在哪呢?”

“我去拿。”小战士说罢,一溜烟跑进了后厨,片刻,抱了满满一竹筐鸭蛋出来。

苏梅放下小瑜儿,帮他打开孵化房的门。

放下竹筐,小战士脚下不停地转身又抱了一筐鸡蛋。

小瑜儿跟进来,趴在竹筐边看了看。

“不能拿。”苏梅掏了个果子给他,“里面热,小瑜儿先出去等娘一会儿好不好?”

小瑜儿乖巧地点点头,握着果子出去了。

苏梅一个个感受了下种蛋的活力,微弱的、坏的挑出来,剩下的又根据强弱摆满炕。

起炕的火,得苏梅亲自烧起,等温度上来,并保持住了这个度数,她才交给小战士,带着小瑜儿给小鸡小鸭煮了小米,倒了凉白开。

孵化房又走了一圈,见没什么碍了,苏梅抱着小瑜儿跟小战士说了一声,才出了农垦食堂往自家的土豆地走去。

远远地,苏梅就见自家地里聚了十几个人,人群后面,土豆已被挖出来堆成了堆。

“陈同志、季同志,”苏梅走进地里,惊讶地看着陈青苗、季知夏,还有她们身旁的孩子,“你们怎么来了?”

“我今天没课,”季知夏笑道,“我们家半亩土豆,昨天也挖完了。想着你还要上班,地里的活儿肯定忙不过来,就过来搭把手。”

陈青苗放下土豆,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憨笑道:“我家男人说,赵团长忙得很,让我有空带着大妮、三毛、四毛过来帮帮忙。”

苏梅放下小瑜儿:“我记得你们家的土豆得有十来亩吧,收完了吗?”

“还剩三亩,我挖了一棵看看,土豆有些小,再长长。小梅,”陈青苗笑道,“你不知道,我们家收了多少土豆,哈哈……堆了满满一大屋子。”

大妮止不住小声道:“天天吃土豆,我都快吃吐了。”

苏梅“噗嗤”一声,跟着乐了:“称了吗?一亩地收了多少斤?”

“称了称了,”陈青苗笑道,“一亩地有一千斤。”

苏梅:“那不少。”山里田肥沃,可毕竟没有上化肥,能有这个收成,真不少。

“我家男人说,都是我照顾的好。”陈青苗略微害羞道。

季知夏是知识女性,对这种以夫为天的性格很是看不上,陈青苗话一落,她就撇了下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