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乌衣世家(231)+番外

作者: 夫子红颜 阅读记录

谨身殿的内宦前来,想要扶张太后,却被张太后一巴掌拍开。她刚想和朱厚照继续哭诉,却听到魏彬的声音:“陛下,浙江行省告急,八百里加急战报!”

朱厚照皱起了眉头,最后他道:“快呈上来!”然后他温声对张太后道:“娘,回清宁宫吧。朕这里有十万紧急的大事。”

不是只有舅舅是您的弟弟,朕也是您的儿子。

张太后最终抽抽搭搭地走了,而朱厚照坐在桌案前,看着那封八百里加急,心里更加烦躁。

“去把几位阁老叫过来议事。”朱厚照吩咐魏彬前去宣读口谕。“直接去弘文馆,吩咐人把地图准备好。”

魏彬应了一声,弓着腰出去了。

第152章

弘文馆

谢棠快步往里面走, 到了殿内,只见李东阳、杨廷和、张赟、梁储几人都在。而蒋冕还没有到。

“老师,杨大人,师兄, 张大人。”谢棠年纪小, 资历轻。直接上前行礼。

梁储是李东阳的弟子。

杨廷和梁储与谢棠回礼, 李东阳则直接道:“棠儿来了。”

谢棠小声问道:“陛下到了吗?”

李东阳摇了摇头。

谢棠对李东阳说道:“学生尚在处理公务, 至今不知陛下因何事召我等来此处?”

李东阳还没有回答,就见蒋冕也来了。蒋冕也是李家门墙,一进来就向李东阳问好。谢棠见到如此这般,倒是不好再和老师说话了。

没过多久, 朱厚照进入弘文馆主殿。众人给皇帝行礼, 朱厚照道:“众卿不必多礼,朕有要事与诸位相商。”

“浙江沿海有匪患,还有倭寇前来侵扰。浙江总兵官上了八百里加急,请求支援。几位大人, 朕如今派谁去平乱才合适?”

李东阳想了想,最终道:“臣愿推荐郭侯前往。”

郭侯, 就是郭登。

杨廷和想到几日前早朝时郭登明显倾向谢棠的举动,他扯了扯嘴角, 然后道:“郭侯是很合适,只是郭侯素来指挥大军作战, 对于水匪这种小股流寇恐怕也会应接不暇。”

梁储道:“但是臣觉得,还是郭侯合适,朝中少有人有郭侯的军事才华。除此之外,郭侯在军中也算有威望。镇得住下面的军队。此次的主帅若是不够厉害,恐怕管不好南方军队。”

谢棠道:“不知杨阁老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杨廷和笑道:“老夫倒是觉得仇钺合适。足智多谋, 为人果敢。”

仇钺,杨一清的老下属。

去南方打仗,看起来危险重重。但是也是好事。国朝安平日久,这些勋贵人家的子孙不擅诗书。若是有仗可打,也好搏个前程。

更何况,江南水匪、海外倭寇纵然危险,却也比鞑靼瓦剌的骑兵安全了许多。

若是杨廷和提出别的人选,也许李东阳还会驳斥。但是仇钺……李东阳却是不好驳斥的。

毕竟是师弟的亲信,怎么也不能去阻挡对方的前程。

张赟道:“不如让郭大人做主帅,统领大军。仇将军去做副帅,出谋划策。”

蒋冕听了后也道这个主意稳妥,表示自己赞同张大人的话。

看着众人的意思,应该是都同意了这个建议的了。谢棠也没说什么反对的话,只是顺势就同意了。

谢棠心想,这也正常。杨应宁素来是不喜欢自己的。而自己现在查张则之,算是和杨廷和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在这种时候,杨应宁去和杨廷和走近,也实属正常。

倒是老师,若是日后杨应宁和自己撕破脸的话,老师是一定会伤心的。

朱厚照很快就下旨命郭登为元帅,仇钺为左路元帅,张晖为右路元帅。带领十万大军前去支援江浙。

说是十万,实际上也只有六万而已。其中三大营中的精锐也不过一万,余下的都是调集了山西和河南的兵。

毕竟京营里的精兵,还要护卫京畿。虽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可是在成祖之后,也没有真正能够骑马打仗的皇帝了。

英宗时的土木堡之变还历历在目,守护京畿才是天下最重要的军事布防。

因此,京郊大营的精兵,能够调出一万,已是难得。

而除了精兵以外剩下的少爷兵,虽然在谢棠的整顿后好了许多,实力却还是差了许多。

兵部上下开始运转起来,为出发的大军安排军械和从户部调拨过来的军饷粮草。谢棠又开始忙了起来,不但要协助刑部审案,还要处理内阁和兵部的事情。

还好他年纪轻,资历有浅。内阁里让他来处理的事情稍微要少些。兵部也有顾晰臣帮他,如今兵部右侍郎的位置悬而未决。毕竟案子还没审完,张则之的官儿还没有被一撸到底。而且一个三品官员的位置,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任命了的。因此,右侍郎一位就一直被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