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老家开农场(11)+番外

然而接下来几天阴雨连绵,每天都有淅淅沥沥的小雨。曲迟又去菜市场买了几次地皮菜,给自己的钱包余额回回血,等了几天,天气才终于放晴。

农用机械进村的那天,引来不少村民的注意,尤其是开机械的人询问曲德运家在哪,让人想起前段时间回村的曲德运家的小儿子。

村里人少后新鲜事也少,就这一点事都能谈论许久,不少人都猜测曲德运家怎么突然种地了,也有人提出可能是和曲迟有关,路上碰见了都要问上两句。

要曲迟说,村里这些人都是闲得慌。

转而再想留在村里的多是留守老人,谁问就随便回答两句。

溪山村常住的人口虽然少了,但户口都还留在村里,村里的土地也是按照人数划分,每人三亩地。曲迟和他爸妈总共分到九亩,其中三亩是水田,相隔的距离并不远。

三亩水田全部都种下水稻,水稻通常是提前育苗然后插秧,将秧苗转移到田里,实际上可以直接播种,就是后续管理会遇到更多的问题。

至于六亩旱地,曲迟选择种植红薯、紫薯、芋头和土豆,还有两亩被曲迟种下了紫花苜蓿和提摩西草。芋头本该是初春的季节种植,现在种植稍微有些晚了,不过曲迟觉得山脚下的气温本来就偏低,问题应该不太大。

农用机械的到来让安静的村子热闹了两天,等它们走了后又恢复从前的静谧。

清早还没睡醒,窗外的喜鹊就开始鸣叫,曲迟起床和刚搬来的鸟儿打个招呼,又给雪球添了食,才下楼做了做晨练。

在电饭煲里煮着粥,曲迟找出长长的水管,接着院子里的水龙头,拖往屋外的菜园。菜园里面早就长出嫩绿的幼苗,曲迟洒籽时故意洒得密集些,现在就能到菜苗稠密的区域拔些出来食用。

浇完水回家吃早饭,曲迟拿出手机刷了刷,看了眼死党发来的对食材的赞美,和对去他老家生活的无比渴望,以及对他这个好兄弟的由衷感谢,然后提出个小小的要求。

【兄弟,那些菜再给我再寄点吧,我现在就靠这些菜续命了!】

出于对每天辛苦工作的社畜的同情,曲迟准备把长出来的蔬菜再给他寄些过去。

随手关闭聊天软件,曲迟转而打开发出捡到兔子消息的软件,都快一个月还没有任何消息,想来雪球真的是被主人丢弃的。

打开最后一个本地论坛,帖子下面连个新回复都没有,曲迟随手退出转到了首页,被一个帖子吸引住视线。

第6章

论坛上首页有张新帖子,标题点名因养鸡场拆迁低价出售散养鸡的消息,既有拆迁又有低价,看着发帖时间还不到十分钟,就已经有不少条回复了。

曲迟这些日子正打算养鸡呢,但是从鸡仔开始养起的话需要的时间太长,最好还是从半大的鸡开始养起,于是点开了这个帖子。

原来这家养殖场在隔壁镇,那边距离市区较近,被开发商看中升值的潜力要在那里修建小区。养鸡场老板想到拆迁后能分到的房子,连鸡怎么处理都不烦恼了,直接以十元一只低价出售。

前些日子在菜市场里卖菜,曲迟清楚知道镇里的各种物价。如果真是散养的土鸡,市场价能卖到十五元一斤,这家的鸡差不多有一斤多重,这家出售的价格的确有些偏低。

曲迟点进去帖子看了看,养殖场照片、拆迁通知,还有附近去买鸡的村民,都看不出什么问题。曲迟干脆联系论坛上的电话,提前预定三百只鸡,并且问清楚地点。

和曲迟的干脆相比,帖子里的其它回复就比较犹豫了,不停在询问是真还是假,距离远的根本不愿意专门跑过去一趟。

“怎么突然想着要养鸡了?”二堂伯正待在猪圈里给猪喂食,接到电话后诧异极了。

“就养着玩玩,我家以前的那个鸡舍,不都荒废好多年了嘛,想找几个人帮忙修修。我这不是在村里呆的时间少,也不知道该找谁,就来找二堂伯你了。”曲迟站在一个破烂的土砖屋前,砖头缝隙里长满杂草,屋顶上的稻草更是不知道飞哪里去了。

从前曲家没有开榨油坊的时候,也试着养过鸡,除了能卖出去自家也能够用,过年的时候提着风干腌制好的鸡,算是一份年礼,能省下不少买礼物的钱。

曲迟小时候帮忙照料过,还记得那段给鸡喂食打扫鸡舍的日子。当年修盖的鸡舍早就破败不堪,不知道休整后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那都多少年的房子了,你要是想养鸡,还不如重新搭个棚子,速度还快。”二堂伯建议道,又问了一句,“你准备养多少只鸡?”

“就三百只。”曲迟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