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质宠令(44)

作者: 同消古 阅读记录

梁帝手指户部尚书:“还是由你主持,三日内无论弄没弄清军粮去向,都来领罪!”

“臣遵旨!”

散朝之后,朝臣离退,李勖与萧国公落在众人身后,结伴而出。

“老臣谢过太子。”

“国公客气了,何言谢字?”

“谢太子为老臣说话。”

李勖不加掩饰,平静道:“大势所趋而已。”

“自然,陛下的一切决定,都是利国利民,利国利民的,当然大势所趋。”

李勖足下一顿,待萧国公走出数步,惊觉回首,才开口:“说起来,倒是还有个疑问,萧国公口口声声‘弄清军粮去向’,又怎知,军粮是丢了,而不是压根就没纳上来呢?”

四目相对,一个苍老震惊,一个年轻淡然,半晌李勖忽地一叹,竟有几分平易近人的笑意:“国公无需紧张,你自然是不知道的。”

第22章 账簿

南梁设有九道三十六州,各州下辖四至五县,道际长官称都督,州际为刺史,而后县令、城主以此类推。

冀州于晋代时,本属直隶,大梁元年重新划定天下版图时,却被归入了山东道。

朝廷来人,顶着天子震怒,地方纵有千百个胆子也不敢怠慢,冀州刺史于是带着满阁官员,在官道必经之路上亲迎丞相与尚书大驾。

这冀州刺史名叫王炎太,五十岁上下,憨态可掬。据说当年从县令升上来只用了五六年功夫,但在刺史的位置坐了已有十五载,却再不见升迁。

沈摘与户部尚书赵思贤的车驾一前一后出现。沈摘掀开车帘,见王炎太外貌神态倒并不似传言中郁郁不得志,道:

“我们这才入了冀州地界,王大人就带手下迎接,果真手眼通天。”

王炎太只是笑:“春风楼的酒席已经备好,就等各位大人移驾。”

沈摘不为所动:“酒菜就不必了,王大人还是先把正经事办好。”

王炎太仍旧笑呵呵的:“这是自然,这是自然,如此我们直接去衙门,咱的人早已恭候多时。”

到了衙门,王炎太先叫属下将京师一起来的随从安置进客栈,而后与沈摘、赵思贤等一干要员入了衙门的议事厅。

合起房门,婢子斟酒,原是把春风楼的酒席搬到了这里。

是花心思做了多手准备的。

沈摘只对赵思贤道:“你审你的,我且听着。”

而后择了周围的太师椅坐下,也不上桌,虽再无旁话了,但这里沈摘官阶最高,又素有软硬不吃的名头,这里无人敢再动酒菜。

王炎太长袖善舞,这下便懂了,细声叫婢子撤下菜肴,圆桌换矮几,未几,堆成小山的账簿搬来,手一伸,道:

“都在这里了,请二位过目。”

冀州下有青溪、河源、徽、乾四县,各县独立造册,记有每年往朝廷的纳粮细则,细到一户一丁。各册汇成账簿,于冀州衙门留存。

尚书赵大人抱着账本一页一页读下来,脸色越来越难看,看了眼刺史全然一副讨好的模样,又过了几时,知道不是自己能定夺的,遂问过沈摘。

账簿被沈摘接过,只才看了一眼,啪地一声即被甩到地上。

是沈丞冰冷的声音:“你脑袋不想要了。”

知道说的是王炎太,赵大人还是吓得一抖,依沈丞不羁的性子,还真有可能先斩后奏。

沈摘不语,只死死盯着王炎太及其身后下属,食指有力地敲着账面,一字一顿道:“想清楚了么?”

三年细则,新纸新墨,外行人也能看出来的手脚。

那王炎太却从容如常,从怀中掏出一本纸张明显老旧的册子,慢条斯理呈给沈摘,道:

“在下这里有一明一暗两个账本,这些年来,无数人都想要来看,只是有人想要明的,有人想查暗的,臣眼拙,识人不明,只能试探再试探,现下弄清楚了,沈丞想要暗的。”

他掷地有声,言语间隐约是刚直之气,哪里还有方才左右逢源的样子?赵思贤暗道还好还好,幸而刚刚即时求助了沈摘,不然这家伙不知道要装到几时,但愠怒是有的:“你搞这一套做什么?当我们是什么人了?”

“下官也是身不由己,冀州的问题挤压已久,不是没人要查,只是来的人都没有一查到底的决心,见到这么多亏空,心中先没底了,也就不了了之。因此我先呈上假的,二位大人若是与前面的人一样,那么皆大欢喜,如果,”他惭愧一笑,“是在下心窄了。”

沈摘凝视他几许,低头去看账本,目光在那错综复杂的数目前稍顿:“你的顾虑有道理,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