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地精三岁半(267)

所以啊,二伯娘才会肉疼,说春月的爱好是在烧钱。

但输人不输阵啊,小公安“嘿嘿”一乐,“你家的能这样不?”说着,不知道按了哪儿一下,录音机里忽然传出一把奶声奶气的声音:“我家也有,我春月姐姐用来放磁带学唱歌的,叫录音机嘞!”

这声音太熟悉了!

幺妹大惊:“这是我说话!”她赶紧弯腰,低着头看铁盒子,静静盯着两个会转的圆圈圈。

铁盒子说:“不过,叔叔你的录音机没我家的大,我家的有这么大……”

这回,幺妹是真惊呆了,她干脆把铁盒子抱怀里,前后左右的看,嘴里自言自语:“崔绿真在哪里呀?”

小公安终于没忍住,哈哈大笑。

就说嘛,这么小大的孩子,谁见过这个,他们家的估计只能放磁带,没有录音功能,这台可是能录下犯罪分子的话的,他们所里唯一的一台,是以前苏联的老东西,谁想借出去都得签字呢!

最终,幺妹还是想明白了,铁盒子里没有另一个崔绿真,声音乍一听是一个人,可再听还是有区别的,有股机械齿轮的感觉……不过,知道用途后,她忽然眼前一亮,“叔叔能不能把录音机借给徐叔叔?”

“自然可以,只要签个字,一个星期之内还回来就行。”小公安忙去拿电池,想了想又问:“你们要拿去干啥?”

他知道徐副出马的,那就是大案,案子有关的一切都不能外泄,即使是同事也不能打听,他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可这女娃娃不一样,看着憨憨厚厚的,那小嘴一嘚吧,还不是啥都说?

他也倒没坏心,就是太好奇了。

谁知,“憨憨厚厚”的幺妹居然笑眯眯的拒绝:“我不能说的哟,叔叔。”

“说啥呢?”徐志刚已经打完电话,打着哈欠过来了。他一把将幺妹抱起来,“还记得上次咱们一起吃饭的郝顺东叔叔吗?”

幺妹点头,他给了她三只鸭腿呢!

“东子说,让咱们放心的去,出问题他给兜着。黄姐,你们是跟我去还是在这儿等着?”

他带人去高元珍邻居家搜证,黄柔一点儿也不想掺和。可小地精就跟个不懂事的啥都想掺一脚的熊孩子一样,“妈妈我要去!”

她都去,黄柔肯定不能放心她一个人去,也只能陪太子读书了。想想这一天天的,别人只是礼貌性的问一句“要去吗”“要吃吗”,她都兴致勃勃的“要”!这世上就没她不好奇的事儿!

点点小鼻子,“你呀你。”

徐志刚找来的车子居然是一辆旧吉普。四个轮子的地精能不稀罕吗?她恨不能自个儿坐驾驶位上去,把一切能摸不能摸的零部件都摸一遍才行!她是真的真的太喜欢车车啦!

人类怎么能这么聪明,地精能穿土遁地,他们就能造出比穿土遁地还快的东西,一个在地上跑,一个在地下跑……太聪明啦!

不过,这车子实在是太旧太破了,听说是郝顺东的父亲十年前的专车,除了油门和刹车勉强还能用外,其他部件全是摆设。本来说要公开报废处理了,可徐志刚听说后,鼓动所长买下来的。

在市领导眼里,这就是一堆哪儿哪儿都响唯独喇叭不响的废铜烂铁,一千块不到就卖给他们了。可在城关派出所的民警眼里,真是香饽饽!

得,有了这吉普车后,整个所的小年轻们都喜欢去远处办案了,因为所里规定,大河口附近的案子要么步行,要么骑自行车,只有公社外的地方才能开车去。铁家伙“轰轰轰”的,平时走路得三四个小时的村子,二十分钟就开到了。

他们穿着制服,进村一问杨翠仙家在哪儿,自有半大孩子给他们带路,其他大人基本都下地挣工分去了。

看着眼前这一栋崭新的,高大的跟顾家不相上下的青砖大瓦房,黄柔是打心眼里佩服的。高元珍一个女人,既不搞投机倒把,又没有固定工资的农村妇女,居然凭一己之力盖起这么大的房子!

就连徐志刚也咋舌,这一砖一瓦都是高元珍的血汗呐!凤凰男还真不是个东西,呸!

高家左边就是杨翠仙家,他们礼貌性的敲了敲门,对门有个老太太告诉他们:“翠仙下地去咯,你们找她啥事?”

“我们是大河口城关派出所的,接到有人报案,来调查情况。”算是交代一下,“啪”一声就踹开了那扇木门。

幺妹一路走,一路跟植物们说话,早知道她的东西藏哪儿了,也不用浪费时间,直接指着屋里的土炕。大家刨开她的土洞,里头就是个小型金库啊,啥印着“庆祝自卫反击战胜利××周年”“为人民服务”的瓶瓶罐罐,还有两方玫红色的丝巾,以及两张排头印着“大河口人民公社”字样的信签纸,纸上就是歪歪扭扭的“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