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手指在1972(77)

作者: 水棠 阅读记录

可门口也就那么大点的地方,好几个人推推挤挤,都想往前凑,好悬没吵吵起来!

苏慧兰见此,便对苏志国道:“大伯,您让人帮我把黑板抬出去吧,我就在外面讲,这样大伙儿都能听见!”

外头众人听了,又是一阵鼓掌叫好,一度让苏慧兰觉得,她这不像是讲课,到像是要给大伙儿搭台子表演节目!

黑板架子被抬到了外头空旷地上,苏慧兰找了一根小木棍做教鞭,拿起粉笔走到黑板前开始写字。

众人的目光一直跟着她的身影移动,随着她开始动笔在黑板上写字,原本还有些嘈杂的人群瞬时安静了下来。

苏慧兰在黑板上写了“人”“天”“地”“父”“母”几个字,然后对众人一一讲解起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第一个字就是这个‘人’字。‘人’字很简单,一撇一捺,两笔就组成了这个字,它其实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这个世上,只有一个人是做不成什么事的,我们需要团结,就像这一撇一捺一样,紧密连接,相互支撑,这样我们才能把这个‘人’字给支撑起来。”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分寸,这一撇一捺连接在一起后,要懂得包容和谅解,不能只顾自己,不管别人,遇事强出头,否则这个‘人’字就会变成这样……”

说着,苏慧兰在黑板上把写好的“人”字两头各画出了一截,变成了一个“×”

就听底下有个年轻小伙子“哎呀”一声,“这个俺认识,这是叉!只要五爷爷要在记工本上给俺画了这个叉,那俺这一天的工钱就没了!”

他一说完,底下不由一阵哄笑声。

苏慧兰也笑了起来:“对,这位同学说的很好!所以,大伙儿看,如果我们大伙儿不懂得体谅别人,处处争强好胜,那么我们这个集体就不会团结,那这个‘人’字就立不起来,最后的结果就成了这个‘×’,大家懂了吗?”

底下齐齐喊了声“懂了”!

等逐一把黑板上几个字讲完,苏慧兰看大伙儿好像还挺愿意听,决定再接着讲点。

她就随便选了前排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问道:“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被苏慧兰当众点了名,立时闹了个大红脸,抓了抓帽子,结结巴巴说了一句:“俺、俺叫田爱、爱华”

苏慧兰就把他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田爱华同学,这就是你的名字。”

“爱的笔划比较多,但是这是正常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世上的爱很多,有父母之爱,兄弟之爱,夫妻之爱,更有伟大的信仰之爱!”

“什么是信仰之爱?就像那些为了建设我们新中国而不幸牺牲的革命工作者,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怀揣着伟大的共产主义信仰,他们为了坚持这个信仰,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奉献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一种信仰之爱!”

“所以大家不要觉得这个‘爱’字笔画多,当你在写这个字的时候,要记得的它的每一划都代表着这个世上的一种爱,或者一个关爱你的人。”

说完,她对少年笑道:“爱华、爱华,爱我中华!这是一种值得称颂的情感,跟信仰之爱一样深刻!田爱华同学,你的名字起的很好!”

不料,少年听她这么说,脸上不但没有被夸奖的高兴,反而还有些尴尬。

苏慧兰正觉得奇怪,就听先前说认得“×”的那个年轻小伙子站起来道:“那个,苏老师啊,俺弟他是大舌头,其实他叫‘田二华’,俺是他哥,俺叫‘田大华’……”

苏慧兰:“……”

虽然闹了点小乌龙,但是苏慧兰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在她宣布结束后,周围立即响起了一片掌声,这掌声如雷鸣一般,许久都不曾停歇。

所有人都再次对苏奶奶和苏大伯一家举起了大拇指,再提起苏慧兰时更是满脸的敬重钦佩,叫苏慧兰心里也忍不住生出几分成就感。

第35章 日常(一) 当天,大队里不少人都给自……

当天, 大队里不少人都给自家孩子报了名,截止到第二天中午,一共收了四十二名学生。

这个数字在苏慧兰的意料中,甚至比她想的还高了一点。

这四十二个孩子, 年龄大致在8到12岁之间。

在农村, 半大的孩子已经能为家里分担不少活计了, 所以很多人家通常先只送一个孩子来念书, 等过两年再送第二个, 这样拉开档儿, 既不耽误家里活儿, 也能稍微减轻点负担, 一举两得。

有格外会算计的, 也打着先送一个孩子来, 等学会了再回去教其他弟弟妹妹的主意,反正不管怎么说, 这个数字比苏慧兰预计的要好得多。

唯一让她有点在意的,是这四十二个孩子里, 女孩子只有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