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奋斗在八零年代(72)+番外

作者: 水晶翡翠肉 阅读记录

第二天一早,天晴了。

闻青拎着布袋,穿着胶鞋深一脚浅一脚从村东头去上县城,那些邻居再见到她时,十分客气。

闻青也如往常一样对她们笑笑。

不同的时,他们的语气从“闻青又去上县城了,不检点!”变成了“闻青又县城赚钱啦!”

闻青还是和平时一样,听听就过了。然后上了大土路,继续坑坑洼洼地走着,到了县城肖姨裁缝店换鞋子。

“闻青姐。”

闻青刚从后院换了布鞋出来,宝红就笑嘻嘻地迎上来。

“肖姨呢?”闻青问。

“肖姨去接货去了。”宝红说。

“接货?”闻青不解:“接什么货?”

“就是汤权制衣厂做的衣裳,两天前,汤老板送来了十套短袖,十套半截袖,昨天就卖完了。肖姨可高兴坏了,特意花了三毛钱摇电话给汤老板,让汤老板派人再送三十套过来,可好卖啊!”宝红笑着说,宝红是圆脸,眼睛大大的,笑起来却是眉眼弯弯,很可爱的一个小姑娘。

闻青笑着问:“肖姨去多久了?”

“我回来了。”肖姨的声音突然插.进来,闻青抬眸就见肖姨扛着大布袋子,满脸笑容:“闻青,你说的太准了,我真没想到这种成品衣裳,大家也会抢着买。”

“以后大家会越来越接受成品衣裳。”闻青说。

肖姨惊讶:“真的,那我们裁缝就没出路了?”

闻青笑:“不会,裁缝一直吃香。”拿布做衣裳,会越来越少,再出现专门做衣裳的,那就叫“定制”了,一旦和“定制”二字扯上边,那都是限量版大价钱的。不过,最近几年应该不会流行。

“那我就放心了,我还想凭手艺吃一辈子呢。”肖姨笑着说。

“放心,肖姨,你肯定能凭手艺一辈子衣食无忧的。”接着闻青问:“卖衣裳赚钱了吗?”

“赚了!”肖姨毫不犹豫地说,然后四周看了眼,小心翼翼地说:“一套衣裳赚三块钱呢,那天来了二十套,一天卖完,一天我们就赚了六十块钱,净赚,一点力气都不费的。”

闻青笑着:“肖姨,你放心,我们会越来越赚的。”

肖姨一愣,直直地望着闻青,闻青是个常笑的漂亮姑娘,但没有哪一次像此刻这样,自信、美好,就像是开在春天里的花朵,姿态昂扬,色彩绚烂,令肖姨这个女人,都觉得闻青这姑娘漂亮的不像话。

“肖姨,我来帮你拿。”宝红拽着布袋,把肖姨拽回神儿。

闻青也上前查看衣裳,不错,就是她之前做的那两套。肖姨才刚将衣裳挂起来,就有一个大妈过来给女儿和侄女儿买走两套。

肖姨开心地扯着闻青的衣角:“闻青,看到没,看到没,特别好卖。”

闻青笑:“对,很好卖。”

接下来,闻青在店里待了一天,因为有宝红在,闻青和肖姨可专心将小本子上要做的衣裳,加快进度地完成。

虽然卖衣裳了,但是做衣裳和做鞋子的还是很多。相对于肖姨自已经营店面,此刻的肖姨裁缝店,比之前生意好了三倍都不止,赚的更是以前的五倍,这让肖姨干劲十足。

闻青回家要做鞋子,于是照倒两点半下班回去。

肖姨将今天的收入全部给闻青,闻青除了拿了鞋子的钱外,其他全部收入的四成给肖姨,肖姨推辞不掉,心里感动不已。

闻青拿到钱后,和肖姨说,以后扣除成本、鞋子的钱和宝红的工钱,全部利润一个月算一次,定个日子,每个月利润的六成交给姚世玲就行了。

肖姨忙点头应好。

闻青从店里拿了几块布,按成本价算了钱数,然后交给肖姨。

肖姨:“闻青,你拿布料就不要钱了。”

“那哪成,亲兄弟明算账,这样咱们的店面才能更好的发展。”

肖姨只好接下,心里对闻青是满满的佩服。

闻青拿了不少布料,家里正好有缝纫机,她就是想给姚世玲、闻亮、闻朋做套衣裳,再一人坐一双鞋子,闻亮的鞋子都开口了,闻朋就一件大裤衩没有补丁,其实都被补丁贴满了,而且下个月就开学了,闻青除了想给自己设计一个书包外,还想给闻亮、闻朋做个书包。

下个月就开学了,闻青心头激动,她拿回家书还没看多少,趁着家里没有闹心的事儿,店里有宝红,她可以多多看书,省得开学后整个人都抓瞎。

闻青这么琢磨着,就去大市场文具店买了笔记本、钢笔、圆珠笔、墨水、铅笔、橡皮,然后再走上大土路,往家赶。

她走到村东头时,所有邻居对她都笑嘻嘻的打招呼,包括王婶,极其热情,热情中还有她理解不了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