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晨昏GL(162)+番外

她还是像从前一样纵容她,明苏越发地心安,她忍不住说出了她在意了好几日的话:“阿宓,如今并无什么不同,我们还与从前一样的。”

“是……”郑宓顺同道。

明苏笑了笑,拉着郑宓的手却是紧了紧,她又道:“阿宓,你是不是也很喜欢我?”

“是,喜欢到除了你,谁都不行。”郑宓言辞笃定。

明苏的双眸弯得像月牙,她连连点头,跟着道:“我也是。”

过了半月,郑家的旧案审下来了,结果自然是彻彻底底地翻了案,且是认证物证俱全,一件件铁证摆上来,无可置疑。

群臣上表,请皇帝下诏罪己,恢复太傅与先皇后的名誉,并退位让贤。

这与过去皇帝被迫禅位,却多少还是保有颜面不同,这一回,皇帝是彻彻底底地被剥下了帝王之尊。

他知已被明苏拿捏着,只能顺她之意,也就一一照办了。

十月十一,皇帝下诏罪己,称:“咎罪过失,深切在予。”

并恢复郑家名誉,追封郑太傅为齐王,享宗庙供奉,恢复先皇后皇后之位。

十月十二,皇帝下诏,禅位于信国公主,公主当日于太庙即位,并封其父为太上皇,嫡母皇后为皇太后,生母淑妃为淑太妃。

宫中里里外外地忙碌起来,新君即位,太上皇自然要移宫。

明苏将他迁去了北面的上华宫居住,上华宫不大,但住太上皇与他的妃嫔是绰绰有余了。

上华宫戍守的禁军自然经明苏精挑细选,侍奉太上皇的宫人自然也是太上皇从未见过的。当日便将太上皇移了过去。

接下去几日,后宫中全是迁居的妃嫔,那些妃嫔自然不愿离去,不少人仗着有些脸面哭哭啼啼地寻太后与淑太妃做主,欲留在宫中,不愿随太上皇迁去上华宫。

此事自然有太后做主,明苏并未过问,她去寻了淑太妃。

淑妃升作了淑太妃,也仍是往日的模样,这宫里大抵唯有她的南薰殿最是清静。

明苏过来时,宫人们都改口称陛下。明苏还有些不习惯。

淑太妃笑道:“过几日便好了。”

明苏并未多纠缠于此,只是环顾殿中,道:“母妃留居南薰殿并无不妥,只是儿臣欲为母妃增添些摆件,母妃便允了儿臣吧。”

这是小事,淑太妃无可无不可。

明苏见她答应,面上便有了笑意,又道:“还是该将您与皇后并尊太后的。”

皇后尊为太后,淑妃则封淑太妃,原本是应有之意。

但在明苏看来,这便是儿媳位高于婆母了,她总觉有些怪怪的。

淑妃却有自己的心思,她不想做太后,百年之后也不愿陪葬帝陵,只是陵寝之事还早得很,暂且不必提,她只道眼前之事:“太后之位我本就无意,倒是有一事,欲请皇帝恩准。”

明苏这一整日下来,听了许多陛下,眼下听母亲称她皇帝,她难免有些别扭,却还是问道:“母妃请讲。”

“我想将仁明殿空出来。”淑太妃说道。

仁明殿空出来?明苏不知是何意,却还是点了点头:“太后娘娘迁去了慈明殿,仁明殿自然是空出来了。”

淑太妃又道:“我想时常去看看。”

明苏不解,她为何想去仁明殿看看,却仍是道:“母妃去便是。”

她答应了,淑太妃笑了笑,像是有些累了,靠在了迎枕上,望着明苏浅笑不语。明苏也跟着笑道:“母妃为何这般看着儿臣。”

淑太妃不知想到了什么事,她有些怀念,又似完成了一件大事,缓缓地道:“我是在想,你而今已登基为帝,不知算不算是我尽了母亲之责,将你照看好了。”

明苏听她这般讲,不知怎么,有些不安,她笑着道:“母妃自然是尽了母亲之责,可还不能算是将儿臣照看好了,为人子女,不论到了什么年岁,都是依赖母亲的。”

听了她这话,淑太妃似是怅然,她过了一会儿,方叮嘱道:“往后我只图清静,你不必时常来请安,若有宫宴,也不必来请。”

她这话像是不愿再涉俗世红尘之意,明苏怔了怔,欲劝些什么,淑太妃却已合上眼,背过身去了。

明苏只好起身告退。

走出南薰殿,她被母亲的一番话说得有些惘然,回头一看,只觉这座宫室格外安宁淡泊。

她走了几步,玄过正来寻她,见了她,忙下跪:“拜见陛下。”

明苏止步:“免礼……”

“中书令与户部尚书正在垂拱殿等候召见,欲奏禀德州歉收之事。”玄过禀道。

德州今年风不调雨不顺,粮食歉收,百姓度日艰难。

明苏命他们去商议,拟个条陈上来,说说当如何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