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我在开封府坐牢(101)+番外

作者: 鱼七彩 阅读记录

包拯怔了下,“幸亏这丫头并无吕武之野心。”

“是。”韩琦应承,忙请包拯进屋。

崔桃办事效率极高,傍晚就请了当地有名的大师在开封府做法事超度。

第二天,杏花巷那里也都安排妥当了。就是钱稍微多花了一点,不过没关系,可以报公账,她不心疼。

韩琦应邀来杏花巷验收结果,还没到地方,便见杏花巷口供奉着一座金灿灿的一人多高的大佛。

这佛渡了金身,价必不菲,她倒是真敢。

随即进入杏花巷,又见各家各户的门口都挂着符咒旗帐,随风摇晃着,另挂有艾草、五色丝、桃木等驱邪之物。

以为这就完了?却没有,走到巷尾,又见三座新砌的石台上供奉着三清神像,前面都摆着香炉,竟香火不断。,这一会儿的功夫,就看见巷子里有两家住户跑来拜一拜了。

“崔娘子这破煞怎么还请了两家不同的?”王钊觉得新鲜了。

“不知凶手信哪家,只能烦劳两家都出马了,务求周全。”崔桃笑着解释道。

韩琦看了一眼崔桃,已经没话说了。

随后不久,李远便带着老木匠王关的女儿王氏来到了杏花巷。

王氏刚进杏花巷,见巷子里这阵仗,着实吓了一跳,逢佛逢神必拜,双手合十,低声念叨着。

崔桃见王氏此状,小声跟韩琦道:“她必知此巷凶。”

王氏见过韩琦和崔桃之后,便坦白承认是她爹王关改建了这座杏花巷。

“那是九年前的事了,贱妾那会儿十二岁,爹爹愁我是‘丧妇长女’,不好嫁给好人家,便想给贱妾多筹一些嫁妆,让贱妾以后在娘家不至于被瞧不起,日子能好过些。

为这事儿爹爹整日唉声叹气,忽有一日他突然高兴回家,将一袋钱交与贱妾保存,另还有几样银首饰。这钱和首饰加一块儿,怎么说也值百贯了。贱妾问他钱从何来,爹爹说他接了一个大活儿,雇主爽快,提前付钱给他了。

再后来过了半月,贱妾见爹爹又整日阴沉着脸,惶惶不安,似乎在担心什么事。问他何故,他又不说。之后他突然跟贱妾商量,说要把钱还回去,活不做了。

那天晌午,贱妾记得很清楚,贱妾正在午睡,忽听外面有爹爹激动的说话声。贱妾便扒窗去看,却见爹爹站在院外的矮墙后,低头在那自言自语,说什么‘造孽啊,丧尽天良,我不干了’的话。

贱妾以为爹爹中邪了,便喊他。他身体定住了一下,才恍然回了神来,回头看向贱妾,匆匆跑来打发贱妾回屋。”

此之后的几个月,王关早出晚归,忙着干活。后来活儿干完了,王关又领了一份钱回来,但他把钱交到王氏手里的时候却并不高兴。

他又画了很多张图告诉王氏,以后这样的宅子都要避开不能住。汴京的杏花巷最去不得,这辈子都不要去。

“再后来贱妾就远嫁了出去,爹爹叫我无事的时候,最好不要回家。等他去了,悄悄把他安葬就是,不必大操大办。”

王氏提及这些,眼中不禁含泪。她或多或少有些明白,当年他爹为了给她攒嫁妆,似乎是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因怕遭报应,又不想连累她,才不许她回家。

正所谓父爱如山,大抵如此。

王氏从袖中取出一沓发黄的纸,跟韩琦和崔桃表示,这就是她爹当年给她留下的凶宅图。

崔桃接过来翻看,这些图中包含了所有杏花巷的凶相宅宅形。

难怪王氏一进杏花巷,就害怕得双手合十,念叨着什么。原来木匠王关在此之前,特意嘱咐过王氏。

“为何一定要在这?”

崔桃突然发问,引来韩琦和王钊等人的目光。

“为何一定要这建凶相宅,为何一定要在这杀死六对夫妻去祭祀?九年前的改建是关键。”

韩琦告诉崔桃,他已经命人去寻近十年杏花巷内所有住户的户籍记录,寻到了一问便可知晓缘故。

崔桃也这么想,不过时隔久远,翻出陈年案卷可不那么容易,看来要费些时候。

“杏花巷这里当派人继续暗守,我布下这些东西,凶手如果看到,应该会被刺激到,而有所动作。”

崔桃马上表示,她要留守杏花巷,可以伪装成一名新搬家到此的妇人。

“若有个郎君在,伪装成夫妻,就更像了。”王四娘忙提议道。

崔桃便看向王钊和李才。

俩人的眼睛立刻就亮了,虽说是伪装,大家一堆人在一间屋子里,做不了什么。可跟这般俏丽的女子做名义上的夫妻那也是长脸的事儿。俩人都要跟韩琦表示他们可以,便听韩琦先发话了。

“你们常来杏花巷巡逻,容易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