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梦同人)[红楼]养女送子(426)

看小说的时候,不管读者是男是女,他们都会将自己带入主角。

主角是小女孩儿,他们自然也将自己当做小女孩儿过完了这悲惨又潦草的一生。

鹤年着重描写了小姑娘被勒死的时候,那种窒息的痛苦,那种被自己信赖的人害死的绝望,那种生命还未开始就结束了的破碎感……

所以每一个读者,也都在小姑娘被杀的时候感同身受,下意识地摸了下自己的脖子。

可明明脖子上没有绳子,他们竟然仍旧觉得窒息感如影随形。

等看完整个故事,他们还来不及松口气,便在故事的最后一页看到一句让人毛骨悚然的话——

本故事根据真实案例改编。

所有人:“!!!”

前面所有的情节与文笔,都及不上最后这一句普通又毫无文笔可言的话让人来的害怕。

毫无意外地,《童养媳》乘着《女状元》的东风,再次火了。

《女状元》的故事也惨,但因为柯良玉这个故事原型还活着,因为盛蔓这个真正的女状元已经入朝为官,所以大家看到她们的时候,心里的悲伤也会被冲淡,虽然哀伤,但也觉得安慰。

但《童养媳》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否还活着,读者可就说不准了。

恰在这时,最新一期的报纸上刊登了两篇文章,一篇文采斐然,一篇平铺直叙,毫无文笔可言。

但这两篇文章说都是同一件事——

没想到我身边的事儿,也会被改编成话本儿。他们还将自己知道的消息全都说了出来,说虽然有些细节对不上,但《童养媳》这个故事肯定是由他们知道的这件事改编的。

这其实更像是爆料文章,不算评论。

但这两篇文章同样引起了轰动,让所有看到了这两篇文章的人都觉得全身发寒。

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两篇文章所言的真人真事儿,所发生的地址南辕北辙,完全就不在同一个地方——

一个看生活细节描述,一眼就能看出是京城这边发生的事儿;另一个对方甚至直接写出了具体地址,就在沿海一带。

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却发生了如此雷同的一件事。

聪明人看完立刻明白,两件事都是真的,只不过巧合地发生在了两个地方;又或者不是巧合,而是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全国各地都有,只是这两个人发出来了而已。

聪明人发现之后,只觉得细思恐极,几乎失去了发声的能力。

而不那么聪明的人,则在猜测两件事到底谁真谁假。

等讨论度达到最高的时候,鹿岁放出消息——

经查证,两位作者所言都是真实发生的。但都不是《童养媳》这个故事的原型,这本书的故事原型已经死了很多年,且发生的地点在江南,并非京城,也不在沿海一带。

舆论哄然炸开。

只要是有点儿良知的人,都恨不得将《童养媳》中女主的父母并夫家所有人都暴打一顿,甚至以牙还牙,将人勒死了事。

他们在报纸上发声,逼着各地官府调查贞节牌坊背后的故事。

他们出钱出力,想要将女主的夫家找出来,想要为女主报仇。

他们甚至有人敲了登闻鼓,为女主的原型喊冤,想要求皇上为那个无辜惨死的小姑娘做主。

……

但……

有那脑子聪明的,立刻意识到了《童养媳》与《女状元》这两个故事女主遭遇这一切的真正原因——

贞节牌坊。

或者说是,这个社会强加给女性的,要她们必须对丈夫从一而终的忠贞思想。

到底都是古人,他们自然不会觉得做妻子的对丈夫从一而终有什么不好,但为了让妻子从一而终就直接将人害死,还是有些挑战所有人的神经末梢。

恰在这时,林柳等人为这件事安排的高潮,来了。

最新一期的报纸上,直接刊登的了松鹤先生的文章,他再一次地指责了《童养媳》蹭热度,说这本书的作者吃老本儿,两个故事的内核其实是同一件事。也不知道是作者江郎才尽写不出新故事了,还是他看着《女状元》挣了钱,所以想要将成功复制一遍。

前者让人惋惜,可后者就让人瞧不起了。

一个文人,怎可能满身铜臭味?

松鹤先生一出山,立刻掀起一片腥风血雨——

《童养媳》的读者本来正难过,找不到发泄的渠道呢,松鹤先生正好撞上来,可不就成了这些读者的出气筒?

而松鹤先生的拥趸见自己的崇拜的人被骂,自然着急,于是立刻拿起笔反击。

于是一场骂战,再次开始。

骂到最激烈的时候,鹿岁果断将林如海的文章刊登在报纸上。

众所周知,林如海当年是考了探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