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世子(143)+番外

作者: 左曌阳 阅读记录

韩十一说完,毫不犹豫地策马向北而去。金子银子等一众北境来的武官随行,马蹄在官道上扬起一路烟尘。

或许是风起扬尘迷了眼,韩十一迎风而去,竟落下几滴泪来。她任那没缘由的眼泪落在黄尘里,却挥不去心里的一丝怅然酸楚。山高水长,就此别过。

此时的五皇子正在朝堂请旨,“北魏犯边,儿臣请旨带兵支援北境。”

皇上因这战事险些又发了风症,因他素来勤政才勉强支撑着上朝。此时见五皇子请旨去北境,却有些惊诧,他也以为五皇子必定会自请去西境御敌,如今却要去北境,难道是因楚家是他母族,此时要避嫌?

皇上近来频频发病,已决意建储,尤其是国家危急之时,定了储君能安定朝廷和民心。然而储君带兵奔赴前线,万一有个不测,国将不稳。于是他驳回了五皇子请旨,认定韩家军和楚家军能应对北境和西境局面,咱观其变,兵不可轻发。

接着皇上便提出了立五皇子为储君之事。皇上本就旧病缠身,立储是满朝武时常上折子催促的事,如今自然都松了口气,何况五皇子这一年来极得民心,没有王丞相阻拦,百官还是认定他为储君的不二人选。

五皇子谢恩后,却还没打消带兵御敌的念头,竟然接着请旨,“男儿战场杀敌,保家卫国,亦属本分,若为储君,更当为国效力,为天下先!请父皇恩准儿臣北境御敌!”

皇上搞不懂五皇子在想什么。他心里清楚这个儿子足智多谋,治武功都可为储君,又有多年征战的经验,可他为什么非要去支援韩家军呢?韩家那个不成材的小子虽然素来跟着他,可韩家不可全信,难道他不明白吗?

皇上不知道是自己病糊涂了还是五皇子意气用事,心情自然就不好了,于是瞬间可见的一脸颓然。然后皇上适时地风症发作,算是给这场父子争执收了个场。

王丞相近日没有上朝,还在家修养着。但北境和西境的消息自然是第一时间传到他府里,接着便是皇上已命礼部择吉日举行册封储君的大典,五皇子即将入主东宫。

于是他立即命人秘密延请二皇子过府商议。

第82章 腹背掣肘将士心

二皇子是掌灯十分才到了王丞相府里,两人屏退左右在书房密谈。

王丞相开门见山便说了,这次北魏和羌人联合夹击大梁,虽情势危急,但未尝也不是个机会。

然而还没等王丞相把他之后的计划说出来,二皇子已经颓然道:“舅舅,这么多年我真的累了,不想再和老五争了。论起胸襟和才智,我确实不如他。上次他让韩十一去提醒我们防疫,便不是为了我,也是为了灾区百姓。在百姓利益面前,他放弃与我相争,而如今国有战事,我却还要利用战事来对付他?在大义上,我就已经输了一局!”

王丞相望着二皇子,气得半晌没说出话来,好半天才道:“你不争?你这个时候不争了?你觉得陈延易登基后会放过你吗?会放过咱们吗?”

二皇子真的累了,他闭上了眼睛,“若我肯做个闲王,远远地就藩,不再起异心,老五他应该不会”

王丞相此时已不复初时的激动,他深谙要劝服二皇子就要彻底打消他的退路。于是叹道:“陈延易是什么样的人?他自幼心狠手辣出手果决,当初楚后是怎么死的,他心里一直存着心结,当今皇后荣宠二十年,难道陈延易会容她平平安安做太后?到时你要如何应对?”

王皇后是二皇子生母,她与元皇后楚氏可以说是斗了一辈子,元皇后早逝要说与她没有一点关系,怕是天下人都不信。五皇子是元皇后嫡子,他登基后会如何处置王皇后?能让她安尊太后之位?五皇子从来不把王皇后放在眼里,自幼既如此,现在亦如此,将来难道会有所改变?二皇子如何能不明白,于是他痛苦地闭上眼睛,他没有退路,他只能与五皇子相争到底,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二皇子最终还是默许了王丞相的谋划,然而他离开时是颓然的,带着无可恋的萧索。进无路,退无路,又无立足境,便是他此时的痛楚。

王丞相并不比二皇子好过。他刚送走了二皇子,侍卫便来急报,说二公子打伤了护卫,抢了匹快马奔城门去了。

襄助二十多年的外甥已经有放弃争夺大宝之心,儿子又一心迷上了韩家的小子。北魏起兵,这是个契机,不仅是能搬回一局,说不定还能彻底扭转乾坤,偏偏一个两个的都这么不成器!王丞相自认半辈子运筹帷幄,不落人后,为什么外甥和儿子都不像他呢!他懊恼地派人去追王仲钰,万不能让他追上韩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