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世子(129)+番外

作者:左曌阳 阅读记录

消息传到历城,韩十一当即表示要说动这些官员,还得她亲自出马,并提出让沈成隽同行。五皇子虽不明白她为何亲点了沈成隽,却同意了两人即刻回京,并派新亭带人沿途保护。

到了京城,沈成隽才明白为何选了他。原来韩十一先去拜会的全是勋贵人家。韩家虽也是勋贵,却常年在北境,在京中勋贵走动的不多,而沈家与这些勋贵或是世交,或是联络有亲,都是多年来往的,有他在拜会起来自然容易的多。

王丞相出自江南书香门第,在勋贵之中威望不高,多数勋贵是站五皇子的台子的。五皇子亲自下的帖子,又是赈灾筹款的善举,几位公侯到有一半愿意亲自前往赐匾。韩十一连忙表示无须亲自前往,只容得了匾额的商家上门来取就是。搞定了这些老公侯,就等同搞定了勋贵之家出来的官员们,他们的父祖们都表了态,他们自然也愿意前往灾区赐匾。好在历城距离京城只有百里,快马一日便能来往。

韩十一从京城回到历城时,五皇子正去灾区巡查。这两天灾区已经建起了临时避难的帐篷,只是粮食不足,只能再支撑十天。历城兖县县令张福安一直跟着五皇子,鞍前马后的帮忙赈灾。他腆着滚圆的肚皮,走得满头大汗,见了谁都憨憨地笑。周学章为韩十一解释,这个张福安是大商户出身,全家几代人就他一个当官的,一再表示他老父愿意献出全部存粮,只求得韩世子为张家提一匾额。原来这张父一向敬仰韩家军,但深知韩老将军远在北境,想要他老人家的匾额怕是痴心妄想,退而求其次想要韩世子给家里写个匾额,以求世代相传。

韩十一自是欣然应允,立即去寻笔墨纸砚,一边说道:“不就是写字嘛,只要你肯捐粮食,我给你抄本书都行!”

周学章听她说到不像话,连忙轻咳提醒她。五皇子到是莞尔一笑,觉得韩十一无赖起来的样子十分赏心悦目。

韩十一也深觉五皇子笑起来暖意十足,比平时寒冰的模样耐看多了,这么想的便也这么说了,“殿下笑起来真有绝世之姿,以后多笑笑,看谁还敢说您是冷面皇子!”

五皇子被夸得很惬意,只是旁边的寄野听不下去了,“世子啊,绝世之姿是形容女人的吧?您老人家能不能换个词儿?”

韩世子大方地承认了,“哎呀?平日里夸红鸾阁的那些娘们儿夸习惯了,殿下恕罪恕罪!”

五皇子自然不与她计较。几人来至大帐内,韩十一又让周学章磨墨,又让寄野铺纸张,把几个人使唤了个遍,才像模像样地站在条案前,提笔写下了行云流水的四个大字“积善之家”。

张福安得了字,对韩十一千恩万谢,小心翼翼地捧出去找人镌刻匾额了。

韩十一又一口气写了十几张字。有“积善之家”“仁义传家”“济危救困”等各种祝语,甚至还有“昌武盛”“子孙满堂”。美其名曰往后有人来讨字,就不用现写了,到像真有很多人崇拜她一般。

周学章和沈成隽对韩十一的过分自恋不敢恭维,到是五皇子很给面子,也提笔写了两张字。自然没人敢提五皇子也自恋的事。于是韩十一与五皇子相视一笑,两人没脸没皮地在自恋这个问题上达成了默契。

筹款大会这天,各地商家代表到了不少,局面到是喜人。尤其蜀商到的极多,这跟李锦记从中影响有关。李家不仅带头捐粮,还是人和押送粮食的车队同时到的,起到了极好的带头作用。

然而江南大商户却一家未到。王丞相出自江南,江南商户大多要看王家眼色,自是不敢与王丞相作对。江南是鱼米之乡,多巨商大贾,存粮极多,若是他们肯赈灾自然解决很大问题,若是他们不肯,又联合起来抬高粮价,那势必增加赈灾难度。

韩世子正在手敲着桌子琢磨怎么对付江南富商,就见铜钱小跑过来,“世子,那边有人愿意捐米万担,想求殿下的墨宝。他还想拜见殿下,说是八辈子也没见过这样的贵人”

韩十一不等铜钱说完,立即找到五皇子,拉着他走回来,边喊铜钱:“哪个求齐王殿下墨宝啊?带过来吧!殿下本尊在此!”五皇子被她拉着衣袖,跟在她后面走来,不怒而威的气势很有震慑力,沿途官民立即为他们让开路。新亭寄野紧跟其后,很怕人多混进刺客伤了他家殿下。

那求墨宝的富商被带来,赶紧跪地行礼,说是要拜见五皇子,此时却又不敢抬头看了。

五皇子难得的露出笑容,春风般和煦的说:“要本王给你写什么字啊?”那富商仍是不敢言语。

五皇子大笔一挥,写下了“仁者必寿”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