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女谋士的奋斗日常(62)+番外

作者: 锅色天香 阅读记录

不过随浪逐波,能遣府中食客备上厚礼以表亲近,就已是极为体面之事了。

思及此处,郭瑾笑盈盈起身拜谢道:“承蒙袁校尉垂爱之心,瑾受之有愧,欲以薄礼回赠,还望先生莫要辞谢。”

对方连忙起身回礼,郭瑾先是吩咐侍者,将自己留存己用的新纸尽数打包进两只箱笼之中,想起袁绍今后到底实力强盛,历史上兄长还曾于此人麾下奉职过一段时日,郭瑾又回至卧房,认真修书一封,略表溜须吹捧之意。

毕竟与人为善,总归没有坏处。

郭瑾将来人贴心送至门口,并兢兢业业地虚弱扶额,分明在说“我有病,大病,不能上班的那种”。

见徐隶登马远去,郭瑾正要回身进门,便听身后有一人高声唤道——“郭郎!”

这声招呼如此自然亲近,如惊雷自耳畔乍响,郭瑾微微一顿,疑惑间侧首瞧去。

出声之人不过三十有余,官服未褪,似是方才下朝而回。此人虽身量中等,面容无奇,眸色却极为犀利,一双鹰眸直直凝在你身上,明明幽深似海,却好似瞬间便要将你看透一般。

郭瑾没由来眼皮一跳。

对方既已开口,自己断没有默不回声的道理,遂习惯性并袖一揖,“敢问阁下如何称呼?”

目睹郭瑾亲自送别袁府中人,男子本就心中嗤夷,想着京师传闻中那位才华横溢的郭家小郎,不过是虚与委蛇之辈,故作清高,对一般来客推拒不见,及至那袁本初府人登门,便似换了性子般周到相待,若得知自己祖上本是宦官出身,还不知会作何反应。

如此想着,男子只怡然开口:“沛国曹操”。

郭瑾:“……”卧槽,曹老板?!

天呐,她终于见到真人了啊啊啊!!!

不知为何,得知对方名讳后,其外在形象在郭瑾眼中瞬间飞跃无数个层次。身量不高算什么?那也掩盖不住人家周身的飒爽英姿啊!

任心中波浪滔天,郭瑾却从容拱手,慨然道:“原是曹校尉!瑾仰慕已久,可否进府详谈?”

曹操:“……”此人态度有诈?

虽心中疑虑,可见郭瑾清澹和雅,一副冰壶秋月的君子之姿,并不似拿腔作势的狡狯之人,曹操应声而入,在郭瑾的贴心指引下踏进门中。

心知曹操登门之意,郭瑾不急不躁地引他入座,并唤侍者烹茶待客,这才从曲辕犁到造纸改良,事无巨细,与他娓娓细说。

期间二人谈话正酣,郭瑾还许诺将后院中一应造纸的模具全数赠与曹操。秉持着授人以渔的态度,一席话罢,已在曹老板跟前刷足了好感。

从试探到钦信,从并无所谓到受宠若惊,曹操情绪上涌,竟直接探身握住郭瑾的双手,如同事无巨细的老父亲般,开口询道:“郭郎原是哪年生人?”

郭瑾敛眉笑笑:“瑾乃熹平元年生人。”

“熹平元年?”曹操不由得抚须而叹:“吾儿与郭郎本为同岁,却奈何驽钝之极,并无精通。”

郭瑾跟着干笑两声。中国人的自谦听听也便罢了,更何况对方还是与两个儿子并称“三曹”的一代枭雄。

就像每次考试后,学霸总爱叹息着说自己考砸了,可出了成绩才发现,学霸的考砸是指九十九分,你的考砸是指五十九分,这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

真·人间惨案!

所以郭瑾觉得,对方这句话,顶多可信一分。

只是不知道这个儿子到底是指曹丕还是曹植?曹植应该要更小一些,若论与自己同岁,便该是曹丕了吧?

秉持着有来有往的原则,郭瑾不由礼貌吹出几句彩虹屁:“想必令公子定是才兼文武,一松一弛,曹校尉过谦了。”

曹操闻声,却是须臾大笑,“小郎君倘是不弃,不若与曹某结下姻亲,待小郎君及冠之岁,吾家小女亦亭亭玉立矣。”

顿一顿,又道:“如此,岂不缘上加亲?”

终于回过味来的郭瑾:“……”

我拿你当老板,你却想当我老丈人?

连忙从数个角度论证了自己年少尚未功成,娶妻为时尚早之意,曹操本就是玩笑话,见她如此认真,不由莞尔劝慰。

两人扯开话题,日中方罢。

·

年节将近,荀氏叔侄终是放假了。

汉朝官员一般有两种假期,一种是五日一休沐的例行假期,还有一种便是年节、冬至这种时令假期。

由于这个时期过年最重要的习俗便是正旦祭祖,荀氏叔侄又离家较远,因此这个假期前后加起来,竟将近一月之久。

想起自己过年三天假的悲惨生活,郭瑾戚戚然抹下两把辛酸泪,正感慨自己社畜的人生太过艰难,荀彧便已打包好行李,直直叩响她的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