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女谋士的奋斗日常(40)+番外

作者: 锅色天香 阅读记录

众人皆以为然。

作者有话要说:郭瑾:……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狗头)

解释一下下——

①因为丝绸之路的缘故,茶叶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哦。

②茶会/茶宴早在三国东吴时期便有过相关记载,但并不算正式,真正的茶宴应该是兴于唐代,大家一定要分清小说和历史吼!

③本章应用的数学原理,学称“中国剩余定理”,也称“孙子定理”。计算过程又叫求“模逆”运算,有兴趣的小可爱们可以了解一下吼~

④文中的解题诗/口诀,源自我国明朝数学家程大位所著的《算法统宗》(1593年)。

第19章 荀氏茶会(三)

浑然未觉自己已经成了旁人口中的“天纵之才”,郭瑾迈着公府步,面上微有急色,作势要去净手更衣。

只是还未走出几步,便听身后有人温声唤道,“小郎君留步”。

声音清润悦耳,极为熟悉。

郭瑾心弦微动,忙收势折身,对面的檀衣青年弯眉笑目、端方雅正,确是不久前好心为自己引路的荀彧荀令君。

控制住自己摇摇欲坠的小身板,郭瑾双袖并拢,佯装淡然道:“荀先生”。

似乎嫌她这套动作太过见外,荀彧托住她的手指,含笑道:“小郎君与我甚是有缘,无需客套。”

话罢,又觉自己太过唐突,忙撤回双手,面上不由惹出几许霞光。

郭瑾并不以为对方是在害羞,她觉得好看的人都是高岭之花,碰着了俗尘中的小垃圾都是要嫌弃的,马上甩开的。

思及此处,郭瑾一时心中悲戚,方才的忐忑羞涩全数没了踪影,只微微后退一步,拉开两人之间的距离,“先生若是无事,瑾便先行更衣……”

青年微怔,似乎不明白为何一个晃神的功夫,自己好不容易搭上话的小郎君便又要跑没影了。

荀彧出声关怀道:“小郎君可还识路?”

郭瑾本就忿然的内心更加憋闷不堪,荀彧嫌弃自己也便罢了,如今竟还要借着旧事来看她的笑话?!

荀彧本在认真反思自己的言行,他不知自己哪里惹了对面的少年不快,谁知正思索间,黛衣少年便背过身去,声音淡然无波:“不劳先生挂心。”

话罢,抬步便走。

想起自己还未来得及请教曲辕犁一事,荀彧破天荒失了分寸,头脑一热,直接握住了黛衣少年的手腕。

皓腕盈盈、柔荑纤纤。

光是这般想着,便足以教人心神不宁,坐立难安。

郭瑾懵了,乃至于她回头瞧着两人交缠的手臂好一会儿,这才刚刚回过味儿来。

谁说男孩子在外面就不用注意安全了摔?!

正要甩开对方的桎梏,荀彧却先一步微微俯身,似乎是怕落人耳实,因此将声音压得极低,“小郎君可需荀某引路?”

说着,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着郭瑾,里边干干净净,不含半分杂质。分分明明在告诉她说:亲爱的,你想多了,我只是单纯地怀疑你是路痴。

郭瑾:“……”

一时间羞愤难当,郭瑾果断拒绝了荀彧的“好意”,而后匆匆低头遁逃而去。

虽说厕所只是借口,郭瑾还是老老实实在溷圊外围溜达了一圈,感觉茶会进行地差不多了,这才出门净手焚香,慢腾腾挪步回茶会之中。

兄长与戏志才仍在漆案前谈笑风生,郭瑾悄悄窝坐在郭嘉身侧,直接捧起眼前的茶杯嘬上一口,这才心满意足地喟叹一声:“好茶”。

郭嘉懒懒斜了她一眼,“瑾弟所品正是愚兄的残茶。”

声音虽是散漫无度,却恰到好处地直戳人心。

郭瑾的笑容霎时间僵在面上,这一连串的打击太过密集,以至于她有一瞬间的自我怀疑——吾日三省吾身,今天出门看黄历了吗?!

没有撤退可言。郭瑾将杯中茶一饮而尽,而后佯作疑惑道:“兄长方才可有言语?”

如此做派,典型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模样。

郭嘉也不戳破,难得勾唇笑笑。就如山雨覆了秋棠,断云幽梦一夜黄梁。

他是笑了吧?郭瑾心中惴惴,虽然只是浅浅的弧度,可就是这种若有若无的笑意,才最是让人移不开视线。

似乎生怕眨一眨眼,便要错过他半分美好。

郭瑾怔在原地,毫不自觉地直直凝着郭嘉。起初郭嘉似乎极为享受这种注视,翘起的唇角就不曾垂下过,后来许是心意微动,便只觉浑身皆不自在,少年的目光就似一团烈火,所及之处,尽是灼人热度。

刻意饮下一杯新茶,郭嘉喉结微微滚动,阳光透过细密的海棠花倾照下来,他的侧脸尽数被光影笼罩,就似刀削工刻,让人很难不去感慨造物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