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女谋士的奋斗日常(38)+番外

作者: 锅色天香 阅读记录

临近了,方才听清那两人互相的称谓。一为“文若”,二是“长文”。

若是她没记错,荀彧似乎便字文若吧?

问路的青年=厕所引路的青年=大佬荀彧?!

捋顺这层关系后,郭瑾身形一晃,幸好自己的招呼还没喊出口,否则真是尴尬的妈妈给尴尬开门了。

麻溜儿选择绕行,郭瑾边走边想,这个长文该不会就是陈群了吧?毕竟她记得荀陈两家似乎算是世交来着?

慢腾腾转悠了一圈,郭瑾正打算回去找兄长饮茶,却不幸瞥见一道绿油油的胖乎身影,奶娃娃对面站着一名腰挎长剑的裾衣少年。不用凑近,单看谈话的架势郭瑾也能猜到,二郎与此人定是在探讨经学,甚至还对某些观点有所疑议。

别找我,没结果。

深觉大事不妙,郭瑾转身便走。谁知,二郎不知如何瞧见了自己,竟匆匆高唤一声:“先生留步!”

郭瑾脚步不停。

二郎再度拔高声调:“郭先生!”

郭瑾倒腾地更快。

许是忍无可忍,二郎使出吃奶的力气,仰天大喝一声:“郭——瑾!!!”

这次不只是她,就连周遭三两相聚的文士皆循声瞧来,探索的目光在她身上一圈圈打转,郭瑾不由冒出一层细汗。

周围人已开始交头接耳:“原是前些时日极为火热的‘田间郭郎’?”

郭瑾讪笑两声,回身时二郎已携方才的少年追上自己的脚步,郭瑾只得礼貌微笑,心中却将二郎扭打了千万遍。

“先生何故急行?”二郎肃容问道。

郭瑾冲对面的裾衣少年拱手见礼,这才讶然道:“二郎原是在唤我?”

二郎登时如鲠在喉,小脸憋得酱紫,半晌,仍没吐出个所以然来。

倒是他身侧的少年抱歉笑道:“在下徐庶,适才听闻‘田间郭郎’之名,庶甚奇之,急于相见,由此言行无状,唐突了郭郎。”

郭瑾:“……”救救我!

徐庶啊天,现在说她没有名士雷达,有谁信呢?

郭瑾拾整情绪,敛衽再揖,“徐兄言重了。”

话罢,稳稳对上那双异常锐利的眼眸。面前的少年意气风发,身上颇有股寒士的傲劲,这样的人对她有所好奇,绝不仅仅是“看看你”这般简单了。

果不其然,郭瑾刚刚感觉出苗头不对,还没来得及尿遁保身,裾衣少年却偏头一笑,眼睛就快弯成两只明亮的月牙。

“郭郎美名在外,今日得见,可愿与庶切磋一二?”

卧槽,捧杀?!

周遭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谈笑间皆是旁观看戏的做派。郭瑾知道自己没有拒绝的余地,如果拒绝,那便是她怕了,怯了,自认不堪了。

她亦没有输的权利,若是自己输了,她甚至连个“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名头都落不到。在这些文士眼中,她不过是个耽于农桑的乡野粗人,田间地头舞一舞也便罢了,又怎堪同他们这般风雅之士携手同游?

郭瑾算是豁出去了,若是谈经论道,那便扯上辩证法与唯心主义。若是与她诗赋人生,她就只能先借用名篇撑个场子。

只要不比书法琴艺,她就必不可能惨败!

郭瑾面色无波,声音更是清和温润:“徐兄可是要比诗赋?”

徐庶闻声,只摇头笑笑,一般文士皆是诗词俱通,比试这些酸腐之论本没什么趣味,更何况考量胜负还要交由其他士子品评。

思及此处,徐庶伸手自身侧的鞶囊中取出半旧的算筹,斩钉截铁道:“比数”。

郭瑾心头一松,瞧着徐庶志在必得的模样,不禁有些微微疑惑:这真的不是我方卧底吗?

如果她没理解错的话,这个“数”便是君子六艺中的“数”吧?广义来说也就是数学题?

说到数学,郭瑾突然就有些摩拳擦掌了呢。

许是见她神色迷惘,徐庶贴心道:“未免旁人说我欺辱郭郎,庶仅拟出范畴,君可亲自设定题目。”

郭瑾:“……”

我怀疑你在故意送人头!

虽说数学没什么难度,可这个时期流行的数学题郭瑾并不清楚,只记得年前曾在郭嘉屋内瞧见过一道简洁明了的数除题。

心中有了结论,郭瑾貌似为难地反问一声:“徐兄以为,数除之题如何?”

二郎不知何时蹭到自己身边,见此场面,小手激愤地攥住郭瑾的袖袍,似乎马上便要放飞自我为她加油打气。

徐庶闻声笑道:“便依君所言。”

郭瑾用最短的时间与徐庶确定了题目规则,也即是由旁观者出题,两人同时作答,看谁能以最短时间答出符合条件的最小值。

人越聚越多,荀彧与司马徽不知何时也凑上前来,人群中簇拥着一位持杖的白发老翁,其容仪显贵、气度不凡,郭瑾猜测此人应是那位世称“二龙先生”的荀绲荀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