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女谋士的奋斗日常(34)+番外

作者: 锅色天香 阅读记录

自己若能收回本金,便已是阿弥陀佛的事情了。

因此兢兢业业做了多半月的买卖,郭瑾将自己存下来的报酬全数还给郭嘉,只遣青童趁着集会将自己的一些金饰玉佩皆兑换成银钱。毕竟债不能不清,路也不能不跑。

这么看着,自己这桩买卖似乎有些不值。可郭瑾要的从不是金银,而是这千金难换的乡人赠号。

郭瑾回过神来,来人褐衣木屐、皂色头巾,分明是作小厮打扮。见她拢袖不语,来人忙颔首恭请:“小人受颍阴荀氏之托,特拜请郭氏二位先生,参加三日后的荀氏茶会。”

说着,忙递出怀中焐热的请帖。

郭瑾:“……”

先不管什么茶不茶会,这厮刚刚提及的颍阴荀氏,不会就是那个名士辈出、除了“神君荀淑”与“荀氏八龙”之外,还有诸如荀彧、荀攸等杰出后辈的颍川荀氏吧?!

原主虽出身于阳翟郭氏,但与颍阴荀氏相较,仍是远不及之。能被荀氏相中,并亲自派人上门递出请帖,至少说明她的前期努力并非没有成效。

“田间郭郎”一名土则土矣,聊胜于无。

郭瑾干咳两声,尽量控制住自己即将飞扬的眉眼,端端伸手,正要接过那封漆金的请帖,手指却被不知打哪儿冒出的修长玉手紧紧攥住。

郭瑾晃神间,那人已轻飘飘来到自己身侧。

熟悉的香味,像极了海棠花,混进春风里,空气似乎都显得格外清甜。

郭瑾被少年握住的指尖有些发烫,试图挣了挣,却又生怕惊扰了这片刻的亲近。只听身边的青衣少年淡淡开口:“我兄弟二人忙于凡尘俗务,恐无机缘上门讨茶,嘉就此谢过荀氏好意。”

话罢,并不去看那小厮瞬间惨白的面色,拉起郭瑾便欲进门。

郭嘉本是想着,这颍阴荀氏果真势利得很。之前听二郎提起,说是那荀氏去年年底便亲自登门邀请了司马小郎。如今见瑾弟初具声名,这才随意送上一封请帖,可此时距离茶会不过还有三日空隙。

这前后两三月的间隔,足以见得态度之差距。

谁知原本任由自己紧握的白衣少年,竟蓦地挣脱自己的双手,两步上前接过请帖,笑容清澹和雅,“家兄说笑而已,荀氏诸君如此厚爱,我兄弟二人必当按期赴会。”

话罢,拱手致谢。

褐衣小厮完成使命,吐出一口闷气,不由睁眼吹嘘道:“素闻田间郭郎淑慎明德,颇具君子之风,今日得见,果不其然。”

郭瑾只摇头笑笑,小厮见状,忙长揖道别而去。

送别来客,郭瑾摸着有些烫手的请帖,一时不知该如何面对自家兄长,只感觉有一道探寻的视线在自己身上停留打转。

兄长并不明白自己如今的处境,他不过是觉得荀氏仓促拜请,恐有失礼。可郭瑾在乎的从不是这些繁文缛节,她埋头苦干了这么久,不过是想早些摆脱这个死局罢了。

摆脱这个随时都有可能被家人抓回去,拜堂成亲的死局。

她的目标并非拯救苍生于水火,更不是什么澄清天下的热烈豪情,她只想出名,只想尽可能踏实地出人头地,只想有足够的能力来掌控自己的命运。

仅此而已。

郭瑾突然伸手,微微扯住眼前人的一片衣袖。少年本是疑惑不解的神色顿时消失,偏过头去,眼神避开她的视线,只留给她一个棱角分明的侧脸。

郭瑾想着,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建模脸”了吧?

还未及深思,少年便已抬步进门,衣袖就这么从她指尖滑走,郭瑾甚至都还没思忖出一句解释的话来。

郭瑾叹息一声,紧跟着进了院子。

二郎正与戏志才下着围棋,见她进门,二郎撇下对手直接奔至郭瑾身前,小短手扑腾着抽出她手心的请帖,打开细看。

口中啧啧一声:“司马先生处也有同样的帖子。”

戏志才闻声跻身来瞧,三人挤作一团,空气突然就有些稀薄。郭瑾退后两步,就见戏志才摸着下巴道:“小郎君亦需捎带上我,吃茶什么的总比闲坐家中有趣。”

二郎闻声,不甘落后道:“司马先生既要赴会,我亦当同行才是。”

有人相伴自然是好。郭瑾欣慰应允,青童许是同文奕一起在后厨忙碌,租赁车马的事倒也不用急于一时。

郭瑾将帖子交给二郎保管,只任由他同戏志才围坐研究,自己则行至郭嘉门前,轻手叩响面前的厚重门板。

自司马徽教授自己琴技开始,郭瑾便开启了勤奋模式,不仅央着戏志才带自己习练剑术,更是磨请兄长指导自己练字一事。

因此她每天做的最多的一件事,便是临摹郭嘉本尊的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