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女谋士的奋斗日常(147)+番外

作者: 锅色天香 阅读记录

望着那位传说中长须飘飘的“美髯公”回身离去,郭瑾心中兜兜转转,想的竟全是“性颇自负、意骄志逸”的时人之评。

作为曹魏铁粉,郭瑾对蜀汉一方的了解并不算多,充其量只读了演义的相关部分,因此对于关羽的结局,她只是有些慨叹惋惜,再追溯下去,也便什么都没有了。

冬雪初上,漫天皆白。

三日后,刘备听闻张飞的荒唐事,竟专门携两位弟弟亲自登门致歉。

想着今后即将开启的徐州乱局,郭瑾自觉闭门不见,毕竟就算今日两人谈得热火朝天,明日她助吕布夺城,两人便又是兵刃相见,倒不如自一开始就撕破脸,也省却不少麻烦。

祢衡总算逮到扳回一局的机会,每日优哉游哉在院中溜着蚯蚓,见刘备登门来访,便冲门外静候的三人嘴碎内涵一番,直言有人恬不知耻,活像是黏人的狗皮膏药。

刘备并不生忿,反倒眼神温和地制止张飞关羽二人即将暴走的动作,接连三次前来城南草庐求见郭瑾,只言欲同她畅谈天下大势。

三顾草庐?

郭瑾觉得自己如今颇有些飘了,若是让诸葛亮知道自己拿了他的剧本,还提前享受了他的待遇,此人估摸着会从隆中直接跳出来与自己决斗?

不过刘备此人的坚韧不拔,倒是在她意料之中。怪不得能收拢诸多谋臣名将,刘备确实深谙用人之道。

公元195年春,刘备还未等到同郭瑾相见,下邳城中倒先传出陶谦病重危急的消息。

不顾陶然劝阻,陶谦毅然招刘备进府,赶在自己临终之前将徐州与一家老小尽皆托付于刘备照看。刘备拒不敢受,只言辅助明公之后乃是分内之职,岂敢妄图谋取徐州?

陶谦未出三月而亡,恰逢袁术趁乱出兵,意欲奇袭徐州,加入沃土争夺之中。徐州霎时内忧外患,刘备不得已临危受命,匆忙拢起陶谦旧部与过往征集将士共同迎击袁术。

吕布听从郭瑾之言,趁刘备出兵前夕,与其把酒言欢,只言两人如今关系恰为唇亡齿寒、福祸相依,两人必当互相扶持、守望相助。

刘备本就擅于怀柔路线,收取人心乃是惯常之理,因此并不怀疑吕布所言。刘备不听属下劝阻,单派张飞独守下邳,自己则屯兵盱眙、淮阴,全心迎战袁术大将纪灵。双方就此僵持月余,互有胜负。

时下邳相曹豹与张飞不和,袁术又巧出离间之计,大劝吕布乘机攻取下邳,事成之后必有答谢。吕布问计于郭瑾,郭瑾心知东风已至,自是顺水推舟,提议其可率军水陆并进,直取下邳城。

未及下邳,中郎将许耽便已派人前来城外相迎,说是张飞和曹豹相争,如今下邳城内大乱,丹阳兵都在西白门城内等待吕布的到来。吕布不知是真是假,见郭瑾点头称是,吕布这才大举进军,与丹阳兵里应外合,指挥兵士大破张飞部队。

吕布俘获刘备妻小及一众部曲将吏家眷,并依照郭瑾之言,好生安抚看顾。针对下邳城中陶谦遗孀及一干子女的处置问题,吕布本打算直接交给郭瑾安置,谁知临移交前,却听部将高顺疑虑重重道:“明公可知,陶谦曾有将郭郎纳作乘龙快婿之意?”

吕布素来知晓这位部将忠心可鉴,听出高顺的弦外之音,吕布不由好奇反问:“高将军莫非怀疑郭瑾?他虽得陶谦宠信,然婉拒联姻之意,不惧失宠断恩,如此忠义之友,将军何需忧思?”

高顺更是眉宇紧蹙:“明公所言甚是,然以郭瑾之才,何以拒做徐州之主,又甘为明公心腹?”

此人要么就是太傻,要么就是太过精明,郭瑾俨然只有第二种可能。可他到底又在图些什么呢?

吕布不知想起些什么,由于轻易拿下徐州所得的短暂快乐无故消失。若郭瑾心思深沉,自知拿下徐州后腹背皆有狼虎,难有立足之地,这才驱虎吞狼,使得自己与刘备拼死相争,而他却坐收渔利,等到机会合宜,再取代自己的位置,与那陶谦之女重修于好,自此徐州大定,他徐州之主的地位也便名正言顺?

吕布脑补过后,只觉后脊发凉,直接向高顺求教:“君以为布当如何?”

高顺沉吟片刻,复提议道:“明公不若扬言诛杀陶谦之女,以此试探郭郎忠心,若其竭力反驳,甚至为此做出逾矩之行,明公皆可将其定罪惩处。”

吕布深以为然。

翌日,陶然将被论处的消息便传遍下邳城中。

听闻消息时,郭瑾正在庭前小院中同兄长下着围棋。祢衡一副遮遮掩掩、欲盖弥彰的样子,一边装模作样地同华佗翻找着晒干的草药,一边眼神游荡的瞥向郭瑾二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