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芦笙舞的传承(520)

作者: 高原风轻 阅读记录

制作芦笙管,是安排在仰亚家门前的一个小草坪上,那是为了王波他们拍摄的光线问题。

制作芦笙管,寅虎还没有学好这一段技术,所以,这一段必须由木根爷爷亲自操作。

可是,木根爷爷也和前几天本村子里那些老人一样。别看今天,从砍竹子到选竹到煮竹,木根爷爷都说得头头是道的。可是,一把他安排到制作芦笙管的镜头下,他不是规规矩矩、堂堂正正地坐着,就是一点也不敢面对镜头,一看镜头就说不出话来。

不过,还是王波他们有办法,他看到爷爷成这样以后,就先叫其他的录制人员停了下来,别再把镜头对准爷爷,然后告诉爷爷,他们不拍了,只是在旁边问爷爷一些制作芦笙管的问题。

这样,王波就坐在爷爷的旁边,一边和爷爷聊着一边记下一些东西。等把整个过程都看完问完以后,王波也基本上得到了相关的内容了,然后,他再安排拍摄人员,叫爷爷重新按照刚才他跟王波说的再做一遍。这一遍不需要木根爷爷再看镜头,再说一句话。而这后面的内容,就靠王波他们后期制作时再去剪辑了。

芦笙制作,还有中外一个环节,就是制作芦笙的底座。也不是芦笙的所有竹管都插入的那个底盘。

芦笙底座,是由本地生长的杉木、枞木或者空桐木制成,主要是利用它们的软硬适中、利于制作、不易变形等。

而在整个芦笙制作过程中,最需要技术的,可能就是在芦笙管上穿孔的安装铜片了。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不就是在每一盆腔竹管上找眼吗?不就是把已经做好的铜片在每一根竹管上安装上去吗?

如果真的有那么简单,就不用再找专门的芦笙制作人了,如果真的有那么简单,也称不上一门技术了。这个过程,也没有一个专门的标准来衡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这样,它没有专门的书本让每个人去书本上学习,而是靠这些民间艺人身手相传、口口相传。而是在自己长期的制作过程中,灵活地去把握。

这里,首先每一个铜片都是靠人工一片一片地敲打出来的,它根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每一根竹子,大小长短厚薄,从外表上看都差不多,可是细看,都有着不同的区别。这就要求每一根竹管要在哪个位置打孔,才能吹出哪一个音节来,而每一根竹管又要配上哪一个铜片,这都要靠芦笙制作师傅反复十几次甚至几十次的调节才能搭配成一支笙管。

而整个芦笙,六管、十二管、十六管、二十六管,甚至三十六管,都是要这样一根根竹管的调节配置过去。这就是专门的技术。是要有专门的制作人员才能完成的。

这也间接地体现了制作者的智慧,也体现了这种技艺重要的文化内涵。

今天,也是像王波等这些年轻人第一次看到这种民间乐器的制作过程,看过之后,他们才知道,每一项值得保留和传承的民族文化都是不可多得的、不可替代的民族文化精华。

第211章 比赛前奏(1)

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各种材料的拍摄,转眼就到了全县芦笙舞大赛的时间了。

仰亚他们的芦笙队,也在比赛的前几天重新集结,重新对前段时间编排的芦笙舞再练习几天。这次,是要真正地‘上战场’了。

如果说前一段时间训练的是基本的芦笙曲子,是基本的芦笙舞步,那现在,要的就是整个芦笙队伍的整体效果了。

可是,对于这样一群人一说,她们回到家里,早就又把学到的东西又‘退回’给仰亚了。所以,仰亚只得又把大家集中起来,重新练习了几天。然后才是有针对性的进行直接的参赛表演的演练。

参赛表演,和平常大家围在一起跳的芦笙团圆舞不同,平常的节庆、喜事等跳的芦笙团圆舞,一般只要跟得上节奏而队形不乱就行。可是,这是上台表演,下面是有评委老师看着的,是要给打分的,是要和其他的队伍进行比赛的。所以,就连仰亚,也一点都马虎不得。必须重新按照统一的要求,一个个地纠正。还有,现在的排练,到时还要结合舞台的具体实际来重新编排。

又经过了几天的编排,总算是达到了仰亚的要求。时间也是马上就要到了。

今天,仰亚特意给大家放了假,目的是让大家回到家里,把该换洗的衣服、该带走的衣服,特别是跳舞时要穿上的各种盛装、银饰等准备好。

“今天,放大家回去,把你们需要穿的衣服和要带走的东西以及其他的东西都准备好了,特别是你们的银饰盛装,有银片脱落的地方,要把它给缝上,银饰、绣片不整齐的,要把它给弄整齐了。明天早上,我们就在几个村寨集中的那个路口集中,一起坐车到县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