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芦笙舞的传承(477)

作者: 高原风轻 阅读记录

“真的?真有这样的事?”

“是啊,现在,手机、电视什么的都有,这个问题,真的可以试一下。你把寅虎他们家的情况,还有他大爷爷的情况告诉我,我去加入这个组织试试,看能不能找到。”

这样,仰亚就把寅虎家的情况以及他大爷爷的情况都告诉了王波,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那,老师,你说还有的事情呢?是什么?”

“还有就是,寅虎的爷爷真的把你们上次说的三十六管芦笙做出来了,可是我们大家根本就不会吹。你能知道通过什么路径找到这三十六管芦笙的演奏模式吗?”

“啊,这个啊——,仰亚老师,这方面,如果在本地,连你都没有能找得到这样的人,恐怕我也找不到了。不过,我想,既然都有传说曾经有过三十六管芦笙,而且现在也能够制作出三十六管的芦笙来,那一定会有人吹奏的了,即使现没有,那以前会不会曾经有过。如果有过,那会不会有相关的记载。”

“记载?就像现在我们熟悉的芦笙及芦笙舞,这些都是民间流传的多,哪里会有什么记载啊。”

“哎呀,这也说不定,凡是历史上有过的,也许就会有它的记载,只是目前我们没有找到而已。”

看来,这个问题也不是很好解决的问题。两个人一边喝着酒一边思考着。两口酒下去,王波一拍大腿。

“哎呀,要是再早几年就好了,几年前,我在省城里上大学,那时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就有很多我们原来根本就找不到的书,也有很多原来我们根本就不了解的东西,都能从那里找到答案,还有省图书馆里的资料更多,芦笙及芦笙舞,一直是我们这个地区比较有名的一种民间文化传播方式。说不定,这其中某个年代某个人就有相关的记载,就会留下什么书籍下来,或许会在省城里的某一个地方找到答案。可惜我现在很忙,很少有时间再回去。而且这也不是一件容易办的事,要慢慢地到图书馆去找去查,所以,也不好委托其他的同学去办。”

“嗯?王波,你说的是省城图书馆?”

“嗯!是呀,像这种地方性的文化,省城图书馆是最有可能有的了,如果省图书馆都没有那真的是再也找不到了。”

“那,我可以叫我家老大亚略去看看。”

“你家老大,亚略?”

“是呀,我家老大,叫亚略,现在正在省城的师大上大学,叫他有空去查查呗。”

“啊,仰亚老师,你家老大都上大学了,上次去,没看到,也忘了问了。”

“啊,他是去年考取的,现在还有老二亚金在念高中。”

“你家老大读师大,他没跟你学些有关芦笙方面的专业?”

“没有,我家老大从小就对芦笙没有兴趣,老二倒是还学了一些。在这方面,老二的灵活性还不错。”

“老师,看来,你家现在芦笙舞也有传承人了啊。”

“哎呀,学不学也就随他们了,可是现在,你说的我们要搞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我还真的没个头绪,除了去找了寅虎的爷爷,下一步,该怎么搞啊。”

“仰亚老师,现在,我们县里,领导们对这一块很重视,今天早上县委的会议,领导们也提到了这一块,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其他的几个县的一些村寨也在积极地想争取申报这个项目,我们还是要抓紧些。”

“哎呀,我也是这样想,这个能够申请下来,对于芦笙、芦笙舞一定是有好处的,对于我们吹芦笙的人也是有好处的,就是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仰亚老师,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其实,我们还有你,也许是把这件事看得太高深了。民间芦笙及芦笙舞,它不就是一种民间文化的展现方式吗,那我们先把它展示出来,大家不就看到了吗?在展示的过程中再把我们挖掘出来的东西融合进去,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种民族文化精华,这不就自然地形成了吗?”

“嗯?这也是啊。”

“所以,仰亚老师,我觉得,我们还是像你们前几年一样,先把芦笙及芦笙舞展示出来,在展示的过程中我们再去完善,再去收集材料,再去上报,这不就更接近我们想要的结果了吗?”

有了王波同学的思路,仰亚决定要重新启动原来他们的芦笙队了。

第195章 重启芦笙队(2)

重启芦笙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多了。

以九爷为首的那一辈老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还能活着的,也是年老多病,再也吹不起芦笙了。而除了这一批人,余下能吹芦笙的,一个寨子算起来也没有几个,而且因为生活的原因,现在好些人都已经外出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