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芦笙舞的传承(440)

作者: 高原风轻 阅读记录

闹了一阵后,就转入今天的正式新婚晚会了。

晚上,有乐队们提前编排好的节目,也有像中年大妈大婶们的花灯队表演等。

节目一开始,立体声大音响里的声音就开始大了起来。首先上场的,包括新郎新娘内的一伙年轻,跳起了交谊舞。随着音响里音乐节奏的变化,他们什么快三、慢四、拉三、探戈、迪斯科等都跳了出来。他们手拉着手,一次次地把新郎和新娘围在最中央。随着音乐旋转着、疯狂着。声音越来越大,跳的人也越来越多。

接下来,又是新郎和新娘的一段爱情动人故事,再配以轻音乐。听得台下的人都开始想入非非了。

又有一个村子里特别喜爱唱歌的男孩,到台上尽情地唱了一回,那声音、那架式还真有几分当代流行歌手的感觉。

下一个节目,就是村子里中年大妈大婶的大秧歌表演了。这个节目也是她们事先排练好了的,这其中也包括今天晚上在另一家老人高寿酒那边的中年大妈们。看着这边马上就要到她们表演了,就有她们的同伙过去叫着她们赶快过来。

在此之前,对于这边的疯狂和办高寿那边的优雅安静,大部分年轻人都朝着这边跑了。现在,又有几个‘高音喇叭’的大婶们这样一闹,就连大部分中年人也跟了过来,来看这边的舞台表演了。

这些农村大婶们,也有那早年在生产队里跳过大秧歌的,也有那参加过宣传队临时演出的。有好几年都没有她们表现的机会了,现在有了这个什么乐队,她们又开始活路了起来。

她们,比起专业的舞蹈演员来说,她们也许算不了什么。可是,在这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她们的感染力,甚至超过了年轻人。

几个节目过后,这边的表演形式越来越大,集中过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再看看仰亚他们那边,除了坐着的两排芦笙手,还有旁边三三两两的跟着一起唱歌的几个中老年人。再看外面一圈,基本就没有什么人了。只剩下几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还在半梦半醒、半闭关睁着眼睛,无神地听着他们的催眠曲。

这一次,仰亚他们的芦笙队是彻底的输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样一对比,不用去想,仰亚他们的心落寞了。

芦笙及芦笙舞,也许就这样再一次落寞下去了——

第181章 意外来客

村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清晨的炊烟,傍晚的夕阳,那树那人那吊脚木楼,还有那层层的梯田。

村子里,偶尔也会有一家两家有喜事的时候叫仰亚他们吹吹芦笙。但是,更多的时候,芦笙也就是仰亚以及几个老年人茶余饭后聚在一起的和消遣罢了。

年轻人们,慢慢地有出去打工的,也有打工一两年又回来的。他们的乐队,继续在村子里疯狂着。

这是一个金色的秋天,梯田里,一层层的稻子已慢慢地变黄,加上梯田周围绿绿的山,旁边的木楼黛瓦,别说那沉甸甸的收成,仅仅看这秋天的金色,都是一道让人流连忘返的风景。

那条通往村子的石台阶路上,有几个小小的人影,不紧不慢地向着上面的村寨走来,时不时地又走进梯田里,躬着腰,抬着头。

他们是几个真正来看风景的人,每一个人的手上都拿着长枪短炮式的相机,在田野里聚精会神的拍着。

走近一看,他们几个,还不是一般的游客,而是几个黄头发、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

这几年,慢慢地,也会有一些人到村寨里来,特别是在这金黄的秋收季节。他们来拍拍照,拍那些将要成熟的稻子,拍那些随山势起伏的梯田,也拍那些层层叠叠的吊脚木楼。当然,对于那些挽着头饰、穿着民族服装的女人,也是他们最想拍的对象。

不过,对于‘旅游’这个词,在村子里,大家也才是刚刚听到,他们不觉得到他们寨子里来的人是来‘旅游’,只是来玩玩而已。

而像今天这样,几个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来到这里,还是第一次。所以,好些人看着,特别是孩子,都围了过去,也把他们当成‘风景’来看了。

这可让这几个外国人更高兴了。他们转过镜头,对准了孩子和妇女,长枪短炮的,确确实实认认真真地拍了一遍。

“嗨,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嗯?想不到,几个外国人还会说中国话,只是不太标准而已。

“嗨,你好!”

几个调皮的男孩,就这样跟‘老外’对上话了。“把你拍的我们,给我们看看可以吗?”

“ok!”听懂了的老外,把他们手里的长枪短炮取了下来,俯下身子,打开镜头,凑到了几个孩子眼前。几个小脑袋争相着挤了过去。